bú①<副>不,表一般否定。②<副>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决,何也?”③<副>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fǒu通“否”。①<助>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②<副>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焉。”
【不齿】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
【不佞】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足以称宗庙。”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kān①<动>经受得起;能够承受。《郑伯克段于鄢》:“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指南录>后序》:“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
【又】<动>胜任。《孔雀东南飞》:“不~吏人妇,岂合令郎君?”②<动>可以;能够。杜甫《房兵曹胡马》:“所向无空阔,真~托死生。”
【堪舆】相地看风水的迷信职业者。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án①<动>说;谈论。《桃花源记》:“此人一一为具~所闻。”《邵公谏厉王弭谤》:“吾能弭谤矣,乃不敢~。”②<名>言语;言论。《鸿门宴》:“至军中,具以沛公~报项王。”《邵公谏厉王弭谤》:“王不听,于国人莫敢出~,三年,乃流王于彘。”③<名>一字为一言。《琵琶行》:“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④<名>一句为言。《信陵君窃符救赵》:“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⑤<名>著作;书籍。《过秦论》:“焚百家之~,以愚黔首。”⑥<助>无实在意义。《归去来辞》:“世与我相违,复驾~兮焉求?”⑦词缀,多用于动词之前。《左传·僖公九年》:“既盟之后,~归于好。”
【言瑞】守信之言。
【言重】出言慎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uàng①<名>形状;……的样子。《核舟记》:“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②<名>情形。《信陵君窃符救赵》:“具告以欲死秦军~。”③<名>景象。《岳阳楼记》:“予观巴陵胜~,在洞庭一湖。”④<动>陈述。《中山狼传》:“先生不服,具~其囊狼怜惜之意。”⑤<动>描写。《黄冈竹楼记》:“幽阒辽夐,不可具~。”⑥<名>文体的一种,一般用于下对上叙述事情诉讼。《狱中杂记》:“李具~求在狱候春发遣。”⑦<副>大概。《西门豹治邺》:“~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