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án家蚕、柞蚕等的统称,通常专指家蚕。参看〖家蚕〗、〖柞蚕〗。
【蚕宝宝】<方>蚕(爱称)。
【蚕箔】养蚕的器具,用竹篾等编成,圆形或长方形,平底。
【蚕蔟】供蚕吐丝作茧的设备,有圆锥形、蛛网形等式样。有的地区叫蚕山。
【蚕豆】(1)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中心空,花白色有紫斑,结荚果。种子供食用。(2)这种植物的种子。‖也叫胡豆。
【蚕豆象】豆象的一种,身体黑褐色,鞘翅上有不明显的白斑。是蚕豆的害虫。
【蚕蛾】蚕的成虫,白色,触角羽毛状,两对翅膀,但不善飞,没有嘴,不取食。
【蚕茧】蚕吐丝结成的壳,椭圆形,蚕在里面变成蛹。是缫丝的原料。
【蚕眠】蚕每次蜕皮前不食不动的现象,蚕在生长过程中要蜕皮四次。
【蚕沙】家蚕的屎,黑色的颗粒。中医入药。
【蚕山】<方>蚕蔟。
【蚕食】象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占。
【蚕蚁】刚孵化出来的幼蚕,身体小,颜色黑,象蚂蚁,所以叫蚕蚁。也叫蚁蚕。
【蚕蛹】蚕吐丝做茧以后变成的蛹。
【蚕蛹油】从蚕蛹里提取的油,有臭味,供工业用。
【蚕纸】养蚕的人通常使蚕蛾在纸上产卵,带有蚕卵的纸叫蚕纸。
【蚕子】(~儿)蚕蛾的卵。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cóng①<动>聚集。《观沧海》:“树木~生,百草丰茂。”《游黄山记》:“石块~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②<名>丛生的树木。《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祠中。”③<形>众多;繁杂。《促织》:“于败堵~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④<量>簇。白居易《买花》:“一~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丛薄】丛生的草木。耿湋《旅次汉故畤》:“广川桑遍绿,~雉连鸣。”
【丛祠】建在荒野林间的神庙。柳宗元《韦使君见召》:“谷口寒流净,~古木疏。”
【丛莽】参差错杂而生的草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niǎo①<名>飞禽的总称。《说文解字》:“~,长尼禽总禽也。”《与朱元思书》:“好~相鸣,嘤嘤成韵”②<名>古指南方朱鸟七宿星名。《尚书·尧典》:“日中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ào①<名>路;道路。《鱼我所欲也》:“呼尔而与之,行~之人弗受。”《陈涉世家》:“会天大雨,~不通。”
【又】<动>取道;道经。《鸿门宴》:“从郦山下,~芷阳间行。”《<指南录>后序》:“~海安,如皋,凡三百里。”②<名>途径;方法;措施。《六国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也。”③<名>规律;法则。《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也,进乎技矣。”④<名>道理;事理。《师说》:“闻~有先后,术业有专攻。”⑤<名>道德;道义。《陈涉世家》:“伐无~,诛暴秦。”⑥<名>学说;主张。《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⑦<动>说;谈论。《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好。”⑧<动>通“导”,引导。《论语·学而》:“~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⑨<动>通“导”。疏通。《尚书·禹贡》:“九河既~。”《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⑩<名>古代行政区划名。唐代初年全国划分为十道,道下辖州。明清则在省一级一级行政区域下设道,道下辖府,其长官就称为道或道员、道台。《左忠毅公逸事》:“史公以凤庐~奉檄守御。”⑾<名>简称道家、道教。《汉书·艺文志》:“~家者流,盖出于史官。”⑿<动>以为。《灌园叟晚逢仙女》:“他还~略看一会就去,谁知这厮故意卖弄。”⒀<介>从;由。《管子·禁藏》:“凡治乱之情,皆~上始。”⒁<量>元稹。《望喜驿》:“一~月光横忱前。”
【道心】⒈犹言道德观念。⒉悟道之心。
【道学】⒈道家的学说。⒉指理学,即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儒家为主体的思想体系。
【道眼】指抉择真妄的能力。
【道义】⒈道德和义理。⒉道德和正义。
【道艺】学问与技能。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