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āng①<形>好;善。《诗经·邺风·雄雉》:“何用不~?”②<名>男奴隶。《庄子·骈拇》:“~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③<名>通“赃”。通过不下当的手段获得的财物。《后汉书·陈禅传》:“受纳~赂。”
zàng①<名>仓库,后作“藏”。②<名>内脏。《汉书·王吉传》:“吸新吐故以练~。”③<动>通“葬”。埋葬。
cáng<动>通“藏”。收藏;隐藏。《董宣执法》:“文叔为白衣时,~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臧贬】褒贬。
【臧否】⒈善恶;得失。⒉品评好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ǒu①<动>肯定否定对举时表示否定的一方面。《柳毅传》:“是何可~之谓乎?”《登泰山记》:“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②<动>用于答话,表示不同意,相当于“不”,不是这样。《齐桓晋文之事》:“~,吾不为是也。”③<助>用在句末,表询问。相当于“不”、“没有”、“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李清照《如梦令》:“知~,知?应是绿肥红瘦。”
pǐ①<形>恶;坏。常与“臧”“泰”对用。《出师表》:“陟罚臧~,不宜异同。”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rén①<名>人类。《屈原列传》:“夫天者,~之始也。”②<名>人民;众人。《为学》:“~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又】人人;每人。《鱼我所欲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皆有之。”③<名>别人;他们。《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④<名>人才;杰出的人物。《左传·文公十三年》:“子无谓秦无~,吾谋适不用也。”⑤<名>人品;人的品德操行。《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ù①<名>事物;东西。《归去来兮辞》:“善万~之得失,感吾生之行休。”②<名>除自己以外的人和物。《岳阳楼记》:“不以~喜,不以己悲。”
【物故】死亡。
【物华】物的精华。自然美景。
【物理】事物的常理及其内在的规律。
【物色】⒈牲畜的毛色。⒉各类物品。⒊外貌形象。⒋寻找;察看;访求。⒌风物;景色。
【物议】众人的议论批评。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