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ǐ①<动>死亡;失去生命。《齐桓晋文之事》:“见其生,不忍见其~。”
【又】<动为动>为……而死。《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国可乎?”②<名>死去的人。《中山狼传》:“先生之恩,生~而骨肉也。”③<形>坏死的;失去知觉的。《捕蛇者说》:“去~肌,杀三虫。”④<形>拼死;竭尽全力的。《史记·吴太伯世家》:“越使~士挑战。”⑤<动>丧失;消失。《荀子·大略》:“流言止焉,恶言~焉。”⑥<名>通“尸”。《汉书·陈汤传》:“汉遣使三辈至康居求谷吉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ú①<副>不,表一般否定。②<副>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决,何也?”③<副>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fǒu通“否”。①<助>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②<副>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焉。”
【不齿】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
【不佞】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足以称宗庙。”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uán①<动>转动;回转。《柳毅传》:“香气环~,入于宫中。”②<动>返回。《伶官传序》:“及凯~而纳之。”③<副>随即;不久。《促织》:“~见鸡伸颈摆扑。”
xuàn<副>临时。《活板》:“有奇字素无备者,~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旋踵】⒈退缩。⒉转足之间,形容迅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ǒng①<名>脚后跟。《狱中杂记》:“生人与死者并~顶而卧。”②<动>走到;踏至。《孟子·滕文公上》:“自楚之滕,~门而告文公。”③<动>跟随。《汉书·武帝纪》:“各将五万骑,步兵~军后数十万人。”④<动>继承;因袭。《汉书·刑法制》:“天下既定,~秦而置材官于郡国,京师有南北军之屯。”
【踵见】接连往见。
【踵武】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比喻继承前人的事业。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