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éng①<名>能力;才能。《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②<形>有能力。《出师表》:“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③<名>有能力的人。《报任安书》:“招贤进~,显岩穴之士。”④<动>能够;能够达到。《劝学》:“假舟楫也,非~水也,而绝江河。”⑤<动>及;达。《游褒禅山记》:“盖余所及,比好游者尚不~十一。”⑥<代>通“恁”。如此;这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对面为盗贼。”⑦<动>通“耐”。禁得住;受得住。《察变》:“此物~寒,法当较今尤茂。”
【能品】古人评论书画的三品之一,次于神品、妙品。凡能做到形似不失规矩者称能品。
【能事】能够做到的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ě①<助>用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相当于“……的人(人、事、情况等)”。《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之可追。”②<代>用在数词后面,往往总指上文所提到的人、事、物。翻译时在人、事、物名称前加“个”、“件”、“种”等。《赤壁之战》:“此数~用兵之患也。”③<代>用在名词名词性词组后面,起区别作用,可译作“这样的”、“这个”等,有时不必译出。《齐桓晋文之事》:“王曰:‘然,诚有百姓~。’”④<助>用在句中主语的后面,表示停顿、判断,无实义。《师说》:“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⑤<助>用在因果复句或条件复句偏句的末尾,提示原因或条件。《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私我也。”⑥<助>用在疑问句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鸿门宴》:“客何为~?”⑦<助>用在时间词后面,起语助作用,可不译。《鸿门宴》:“今~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⑧<助>用某些比况、描写的词语后面,相当于“……的样子”。《黔之驴》:“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捕蛇者说》:“言之,貌若甚戚~。”⑨<助>定语后置的标志。《石钟山记》:“石之铿然有声~,所在皆是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éi①<动>做;干。《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动>发明;制造;制作。《活板》:“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活板。”③<动>作为;当作。《公输》:“子墨子解带~城,以牒~械。”④<动>成为;变成。《察今》:“向之寿民,今~殇子矣。”⑤<动>是。《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一体。”⑥<动>治;治理。《论积贮疏》:“安天~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⑦<动>写;题。《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其名。”⑧<动>以为;认为。《鸿门宴》:“窃~大王不取也。”⑨<动>叫做;称做。《陈涉世家》:“号~张楚。”⑩<动>对待。《鸿门宴》:“君王~人不忍。”⑾<动>算作;算是。《殽之战》:“秦则无礼,何施之~?”⑿<动>担任。《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相。”⒀<动>对付。《鸿门宴》:“今者出,未辞也,~之奈何。”⒁<介>表示被动。《韩非子·五蠹》:“兔不可复得,而身~宋国笑。”⒂<连>如果;假如。《战国策·秦策》:“秦~知之,必不救矣。”⒃<助>用在句中,起提前宾语的用;用药尾,表示感叹或疑问。《苏武》:“何以汝~见?”《鸿门宴》:“如今人方~刀俎,我~鱼肉。”
wèi①<介>给;替。《庖丁解牛》:“庖丁~文惠君解牛。”②<介>向;对。《桃花源记》:“不足~外人道也。”③<介>因为。《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怨者故改其度。”④<介>为了。《史记·货殖列传序》:“天下熙熙,皆~利来。”⑤<介>被。《过秦论》:“身死人手,~天下,何也。”⑥<介>在……的时候。《晏子使楚》:“~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为寿】席间敬酒祝寿。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ī①<名>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二千五百人一师。泛指军队。《烛之武退秦师》:“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必退。”②<名>老师。《师说》:“~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③<名意动>以……为师;向……学习。《师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之。”④<动>学习;效法。《师说》:“吾~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⑤<名>有专门知识或技艺的人。《石钟山记》:“而渔工水~虽知而不能言。”⑥<名>对宗教徒的尊称。多指佛教徒的。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