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ú①<副>不,表一般否定。②<副>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决,何也?”③<副>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fǒu通“否”。①<助>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②<副>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焉。”
【不齿】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
【不佞】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足以称宗庙。”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èi①<动>花费资财;耗费。《过秦论》:“秦无亡矢遗镞之~,天下诸侯已困矣。”②<名>资财;费用。《狱中杂记》:“求脱械居监外板屋,~亦数十金。
bì<名>春秋时鲁邑名。《季氏将伐颛臾》:“今夫颛臾,固而近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动>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uì①<形>仁爱;仁慈。《赤壁之战》:“孙讨虏聪明仁~,敬贤礼士。”②<名>恩惠;恩赐。《曹刿论战》:“小~未偏,民弗从也。”《谏太宗十思疏》:“仁者播其~,信者效其忠。”③<敬词>表示别人对自己的行为是施加恩惠。无实在意义。《左传·僖公四年》:“君~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④<形>柔和。《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风和畅。”⑤<形>通“慧”,聪明。《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送李愿归盘谷序》:“秀外而~中。”
【惠风】⒈柔和的风。⒉比喻恩惠、仁爱。
【惠化】旧时地方官有被人称道的政绩和教化。
【惠鲜】施恩惠于贫穷的人。
【惠音】⒈和谐之音。⒉敬称友人的来信。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