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①<形>大。《赤壁之战》:“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都去援列做~学生。”②<形>过于;过分。杜甫《新婚别》:“暮婚晨告别,无乃~匆忙。”③<形>最;极。《韩非子·说疑》:“是故禁奸之法,~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④<形>尊称年长而辈分高的人。《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五日一朝~公。”
【太仓】⒈大谷仓。⒉特指高在京城中的谷仓。⒊喻称胃。
【太庙】帝王的祖庙。
【太师】⒈古代三公中最尊的一位,是辅佐国君的官。后来只作为对大臣的最高荣典加封,并无实职。⒉太子太师,辅导太子的官。⒊古代乐官之长。⒋尊称年高有德的大和尚。⒌复姓。
【太岁】⒈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岁星。古代认为星(木星)每十二年绕太阳一周,因此把黄道(从地球观察到的太阳的运行轨迹)分为十二等分,以岁星所在部分为岁名,但岁星运行方向与将黄道分为十二支的方向相反,所以假设在一太岁星作与岁星相反的运动,自东向西,以每年太岁所在的部分来纪年。⒉太岁之神。古代数术家认为太岁有神,凡太岁神所在的方位和与之相反的方位,都不可以兴造、迁移、嫁娶、远行。⒊喻称凶恶强暴的人。
【太学】古代设立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太阴】⒈月亮。⒉冬天。⒊太岁的别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iū①<名>土堆;小土山。《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②<名>坟墓。《史记·吴王濞列传》:“烧残民家,掘其~冢。”③<名>丘墟;废墟。屈原《哀郢》:“曾不知夏之为~兮。”④<量>即垄,田亩耕作单位。古代以九夫为一井,四井为一邑,四邑为一丘。《采草药》:“一~之禾,则后种者晚实。”
【辨】岭,山,陵,丘。见“陵”字。
【丘墟】⒈废墟;荒地。⒉坟墓。
【丘壑】⒈深山幽谷。常指隐居处。⒉画家的构思布局。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ào①<名>路;道路。《鱼我所欲也》:“呼尔而与之,行~之人弗受。”《陈涉世家》:“会天大雨,~不通。”
【又】<动>取道;道经。《鸿门宴》:“从郦山下,~芷阳间行。”《<指南录>后序》:“~海安,如皋,凡三百里。”②<名>途径;方法;措施。《六国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也。”③<名>规律;法则。《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也,进乎技矣。”④<名>道理;事理。《师说》:“闻~有先后,术业有专攻。”⑤<名>道德;道义。《陈涉世家》:“伐无~,诛暴秦。”⑥<名>学说;主张。《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⑦<动>说;谈论。《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好。”⑧<动>通“导”,引导。《论语·学而》:“~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⑨<动>通“导”。疏通。《尚书·禹贡》:“九河既~。”《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⑩<名>古代行政区划名。唐代初年全国划分为十道,道下辖州。明清则在省一级一级行政区域下设道,道下辖府,其长官就称为道或道员、道台。《左忠毅公逸事》:“史公以凤庐~奉檄守御。”⑾<名>简称道家、道教。《汉书·艺文志》:“~家者流,盖出于史官。”⑿<动>以为。《灌园叟晚逢仙女》:“他还~略看一会就去,谁知这厮故意卖弄。”⒀<介>从;由。《管子·禁藏》:“凡治乱之情,皆~上始。”⒁<量>元稹。《望喜驿》:“一~月光横忱前。”
【道心】⒈犹言道德观念。⒉悟道之心。
【道学】⒈道家的学说。⒉指理学,即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儒家为主体的思想体系。
【道眼】指抉择真妄的能力。
【道义】⒈道德和义理。⒉道德和正义。
【道艺】学问与技能。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uǎng①<形>宽阔,与“狭”相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②<形>宏大。《荀子·修身》:“君子贫穷而志~。”③<动>扩大;增广。《出师表》:“必能裨补阙漏,有所~益。”④<动>宽心;安慰。《屈原列传》:“自以为寿不得长,安悼之,乃为赋以自~。”⑤<副>广泛;多余地。《孔雀东南飞》:“幸可~问讯,不得便相许。”⑥<名>广州的简称。《孔雀东南飞》:“杂彩三百匹,交~市鲑珍。”
guàng①<名>春秋时楚国战车建制名,兵画十五辆为一广。②<形>横。如“广袤”。
kuàng①<形>通“旷”,空缺,荒废。②<名>通“圹”,坟墓。《孔子家语·困誓》:“自望其~,则睪如也。”
【广坐】众人聚会场所。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