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①<形>大。《赤壁之战》:“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都去援列做~学生。”②<形>过于;过分。杜甫《新婚别》:“暮婚晨告别,无乃~匆忙。”③<形>最;极。《韩非子·说疑》:“是故禁奸之法,~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④<形>尊称年长而辈分高的人。《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五日一朝~公。”
【太仓】⒈大谷仓。⒉特指高在京城中的谷仓。⒊喻称胃。
【太庙】帝王的祖庙。
【太师】⒈古代三公中最尊的一位,是辅佐国君的官。后来只作为对大臣的最高荣典加封,并无实职。⒉太子太师,辅导太子的官。⒊古代乐官之长。⒋尊称年高有德的大和尚。⒌复姓。
【太岁】⒈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岁星。古代认为星(木星)每十二年绕太阳一周,因此把黄道(从地球观察到的太阳的运行轨迹)分为十二等分,以岁星所在部分为岁名,但岁星运行方向与将黄道分为十二支的方向相反,所以假设在一太岁星作与岁星相反的运动,自东向西,以每年太岁所在的部分来纪年。⒉太岁之神。古代数术家认为太岁有神,凡太岁神所在的方位和与之相反的方位,都不可以兴造、迁移、嫁娶、远行。⒊喻称凶恶强暴的人。
【太学】古代设立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太阴】⒈月亮。⒉冬天。⒊太岁的别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āng①<名>粮仓;收藏谷物的处所。《论积贮疏》:“~廪实而知礼节。”②<名>通“苍”。青黑色;深蓝色。《唐雎不辱使命》:“要离之刺庆忌也,~鹰击于殿上。”③<名>通“舱”。船舱。杨万里《初二日苦热》:“船~周围各五尺,且道此中底宽窄。”④<名>通“沧”。扬雄《甘泉赋》:“东烛~海,西燿流沙。”
【仓卒】也作“仓猝”。1.事变;动乱。《汉书·楚元王传》:“遭巫蛊~之难,未及施行。”2.匆促。王充《论衡·逢遇》:“~之业,须臾之名。”
【仓皇】也作“仓黄”,“苍黄”。匆忙而慌张的样子。《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
【仓廪】储蓄粮食的仓库。《吕氏春秋·怀宠》:“分府库之金,散~之粟,以镇抚其众。”
【仓头】汉代对奴隶的称呼。也作“苍头”。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í
◎稗子一类的草,子实像糜子:“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米之在太仓乎?”
◎杨柳新长出的嫩芽:“枯杨生~。”
2mǐ公制长度的主单位,一米分为一百厘米,合三市尺。旧称公尺或米突。参看〖国际公制〗。
【米波】见〖超短波〗。
【米饭】用大米或小米做成的饭。特指用大米做成的饭。
【米粉】(1)大米磨成的粉:~肉。(2)大米加水磨成浆,过滤后弄成团,然后制成的细条,可煮食。
【米粉肉】把肉切成片,加米粉、作料,蒸熟,叫米粉肉。也叫粉蒸肉。
【米泔水】淘过米的水。
【米黄】米色。
【米酒】用糯米、黄米等酿成的酒。
【米糠】紧贴在稻子、谷子的米粒外面的皮,脱下后叫米糠。
【米粒】(~儿)米的颗粒。
【米粮川】出产粮食多的大片良田:荒滩变成~。
【米面】(1)大米和面。(2)(~儿)米粉①。(3)<方>用米粉做的细条状食品。
【米色】白而微黄的颜色。
【米汤】<轻>(1)煮米饭时取出的汤。(2)用少量的大米或小米等熬成的稀饭。
【米突】平方米的旧称。[法mètre]
【米象】昆虫,成虫身体红褐色,头部前伸似象鼻,鞘翅上有四个赤褐色圆形斑点。成虫和幼虫吃稻、麦等粮食,是仓库中的害虫。
【米制】见〖国际公制〗。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