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ì①<动>交换。《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寡人之璧。”《论积贮疏》:“罢夫羸老~子而咬其骨。”②<动>改变;变换。《涉江》:“阴阳~位,时不当兮。”③<形>容易,与“难”相对。《滕王阁序》:“冯唐~老,李广难封。”《为学》:“天下事有难~乎?”④<动>轻视。《童区寄传》:“贼~之,对饮酒,醉。”⑤<形>平坦。《李愬雪夜入蔡州》:“由是贼中险~远近虚实尽知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ú①<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子鱼论战》:“宋公子及楚人战~泓。”《出师表》:“受任~败军之际。”②<介>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进学解》:“业精~勤,荒~嬉。”③<介>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等。《师说》:“~其身也,则耻师焉。”《捕蛇者说》:“余将告~莅事者。”④<介>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伶官传序》:“而智勇多困~所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⑤<介>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水。”⑥<词缀>用在动词前,无义。《诗经·葛覃》:“黄鸟~飞。”
【注】“于”和“於”二字是同义词。《诗经》《尚书》《周易》多用“于”,其他书多作“於”;有些书(如《左传》)“于”“於”并用,“于”常用于地名前,其余写作“於”。但是,古书中用作人名和语气词的“於”不能写作“于”,参看“於(wū)”。用作人名和词缀的“于”不能写作“於”。此外,其他场合两者可互换,汉字简化后都写作“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ǎn①<形>方向相背;颠倒的。与“正”相对。《察今》:“非务相~也,时势异也。”②<动>翻转;翻覆。《诗经·关睢》:“求之不得,展转~侧。”③<动>通“返”。《愚公移山》:“寒暑易节,始一~焉。”④<动>背叛;造反。《鸿门宴》:“日夜望将军至,岂敢~乎。”⑤<动>违反;反对。《商君书·更法》:“~古者未必可非。”⑥<动>类推。《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则不复也。”⑦<动>反省。《淮南子·氾论》:“纣居于宣室而不及~其过。”⑧<副>反倒;反而。《兵车行》:“信知生男恶,~是生女好。”《师说》:“今其智乃~不能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ǎng①<名>手掌。《孔雀东南飞》:“阿母大拊~。”②<名>动物的脚掌。《鱼我所欲也》:“熊~,亦我所欲也。”③<动>主管;掌握。《殽之战》:“郑人使我~其北门之管。”
【掌故】旧制;旧例。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的沿革及故事传说。
【掌节】掌守符节。
【掌徒】掌管徒役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