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①<数>十个十。②<数>概数。《谋攻》:“是故~战~胜,非善之善者也。”
【百司】朝中大臣、王公以下百官的总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ài①<名>乘具;车子。《殽之战》:“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厉兵、秣马矣。”②<动>乘坐。《陌上桑》:“使君谢罗敷:‘宁可共~不?’”③<动>装载。《赤壁之战》:“乃取蒙冲斗舰十艘,~燥荻枯柴。”④<动>负载。《谏太宗十思疏》:“~舟覆舟,所宜深慎。”⑤<动>充满。《诗经·生民》:“厥声~道。”⑥<动>开始。《诗经·七月》:“春日~阳。”⑦词缀,用于动词前。《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欣~奔。”
zǎi①<名>年。《张衡传》:“自去史职,五~复还。”②<动>记录。《〈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如史~田横事。”
【载笔】携带文具记录王事。
【载籍】书籍;典籍。
【载书】盟书。古代诸侯会盟时,记载盟誓的文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ù①<动>栽种;种植。《齐桓晋文之事》:“五亩之宅,~之以桑。”②<动>建立;竖立。《送李愿归盘谷序》:“其在外,则~旗旄,罗弓矢。”③<名>树木。《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④<量>棵;株。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里桃千~,尽是刘郎去后栽。”
【树艺】种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rén①<名>人类。《屈原列传》:“夫天者,~之始也。”②<名>人民;众人。《为学》:“~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又】人人;每人。《鱼我所欲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皆有之。”③<名>别人;他们。《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④<名>人才;杰出的人物。《左传·文公十三年》:“子无谓秦无~,吾谋适不用也。”⑤<名>人品;人的品德操行。《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