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ì①<动>类似;相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铁。”②<副>似乎;好像。《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个长。”③<介>表示比较,超过。张岱《湖心亭看雪》:“莫说相公痴,更有痴~相公者。”④<介>给;与。罗邺《宫中》:“鹦鹉飞来说~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ǒu①<动>与“无”相对。《论语》:“~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动>占有。《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之。”③<动>掌握。《察今》:“~道之士,贵以近知远。”④<形>富有。《货殖列传序》:“礼生于~而废于无。”⑤<名>收获;出产的东西。《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⑥<连>或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君子~不战,战则必胜。”⑦<助>用在动词前,以助语气。《少年中国说》:“干将发硎,~作其芒。”酉
yòu①<副>通“又”,表示进一层。《劝学》:“虽~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②<连>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陈情表》:“臣密今年四十~四。”
【有间】⒈时间很短;一会儿。⒉有缝隙。⒊有仇怨;有矛盾。
【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做具体工作。后泛指官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rú①<动>往;到……去。《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②<动>依照;遵从。《中山狼传》:“先生~其指,内狼于囊。”③<动>顺;符合。《赤壁之战》:“邂逅不~意,便还就孤。”④<动>像;如同。《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车盖。”⑤<动>及;比得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地利。”⑥<动>用于短语“如……何”中,表示“对待……怎么办”、“把……怎么办”。《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何?”⑦<副>不如;应该。《子鱼论战》:“若爱重伤,则~勿伤。”⑧<连>如果;假如。《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相问。”⑨<连>或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见方六七十,~五六十,而非邦也者?”⑩<连>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其礼乐,以俟君子。”⑾词缀。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ú①<动>没有。《黔之驴》:“黔~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②<副>不;别。《硕鼠》:“硕鼠硕鼠,~食我麦。”③<连>不论;无论。《师说》:“是故~贵~贱,~长~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④<形>贫穷;无资财。《货殖列传》:“礼生于有而废于~。”
【无道】行为暴虐,不施仁政。
【无非】无一不是;全部都是。
【无几】⒈不多;很少。⒉没有希望。⒊不久。
【无乃】莫非;恐怕;岂不是。常与“乎”、“欤”等语气词配合使用,表示委婉的语气。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