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ú①<副>不,表一般否定。②<副>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决,何也?”③<副>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fǒu通“否”。①<助>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②<副>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焉。”
【不齿】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
【不佞】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足以称宗庙。”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kě①<动>可以;能够。《殽之战》:“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乎?”②<动>认为……可以;肯定。《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吾子好道而~吾文。”③<动>适合;适宜。《芙蕖》:“芙蕖之~人,其事不一而足。”④<动>值得。《师说》:“其~怪也欤?”《项脊轩志》:“风移影动,珊珊~爱。”⑤<动>痊愈。《西厢记》:“瘦得浑如削,百般医疗终难~。”⑥<副>大约;大概。《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三黍许。”⑦<副>莫非;怕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李小二入来问道:‘~要吃酒?’”⑧<副>难道;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kè见“可汗”。
【可怜】⒈可爱。⒉可惜。⒊值得怜悯同情。
【可巧】正巧;刚好。
【可中】⒈假若。⒉正好。
【可汗】古代对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西北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呼。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ù①<动>制止;阻止。《论语·八佾》:“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与?’”②<动>救援;救助。《信陵君窃符救赵》:“魏王使将军晋鄙十万众~赵。”③<动>治疗;医治。《吕氏春秋·劝学》:“是~病而饮之以堇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ào(1)药物。(2)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火~|炸~|焊~。(3)<书>用药治疗:不可救~。(4)用药毒死:~老鼠|~虫子。
【药材】指中药的原料或饮片。
【药草】可以用做药物的草本植物。
【药叉】见〖夜叉〗。
【药茶】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材及茶叶(或不用茶叶)轧成粗末或加入粘合剂制成块状,应用时以沸水泡汁当茶喝,亦可煎服。
【药典】国家法定的记载药物的名称、性质、形状、成分、用量以及配制、贮藏方法等的书籍。
【药锭】将药材粉碎成细粉,加适当粘合剂制成的固体药品,如紫金锭。
【药方】(~儿)(1)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2)写着药方的纸。
【药房】(1)出售西药商店,有的能调剂配方,有的兼售中药的成药。(2)医院或诊疗所里供应药物的部门。
【药粉】粉末状的药。
【药膏】膏状的外敷药。
【药罐子】(1)熬中药用的罐子。(2)比喻经常生病吃药的人(含嘲笑意)。
【药衡】英美重量制度,用于药物(区别于‘常衡、金衡’)。
【药剂】根据药典或处方配成的制剂。
【药剂拌种】防治作物病害的一种方法,用杀菌药剂搅拌种子。例如用赛力散拌小麦种子,可以防治黑穗病。
【药酒】用药材浸制的酒。如治疗风湿病、筋骨痛的虎骨酒等。
【药理】药物在有机体内所起的变化、对有机体的影响及其防治疾病的原理。
【药力】药物的效力。
【药棉】医疗上用的消过毒的脱脂棉。
【药面】(~儿)药粉。
【药捻子】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外科治疗时用来放入伤口或疮口内。
【药农】以种植或采集药用植物为主的农民。
【药片】(~儿)片状的制剂。
【药品】药物和化学试剂的总称。
【药铺】出售中药的商店,主要按中医药方配药,有的兼售西药。
【药石】古时指药和治病的石针:~罔效◇~之言(劝人改过的话)。
【药水】(~儿)液态的药。
【药筒】枪弹或炮弹后部装发射火药的圆筒,多用金属制成。俗称弹壳。
【药丸】(~儿)制成丸状的药物。也叫药丸子。
【药味】(1)中药方中的药(总称)。(2)(~儿)药的气味或味道。
【药物】能防治疾病、病虫害等的物质。
【药物性皮炎】亦称“药疹”。主要为口服或注射药物后引起的皮肤病。皮疹常为全身性,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药械】农业、林业等施药用的器械,如喷雾器、喷粉器等。
【药性】药的性质。
【药性气】药的气味。
【药胰子】<方>药皂。
【药引子】中药药剂中另加的一些药物,能加强药剂的效力。
【药皂】用脂肪酸盐和石炭酸、来苏等化学药品制成的肥皂,略有消毒作用。
【药疹】由药物引起的皮疹。长期大量地使用某种药物,或患者对某种药品过敏,都会引起药疹。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