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ào(1)药物。(2)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火~|炸~|焊~。(3)<书>用药治疗:不可救~。(4)用药毒死:~老鼠|~虫子。
【药材】指中药的原料或饮片。
【药草】可以用做药物的草本植物。
【药叉】见〖夜叉〗。
【药茶】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材及茶叶(或不用茶叶)轧成粗末或加入粘合剂制成块状,应用时以沸水泡汁当茶喝,亦可煎服。
【药典】国家法定的记载药物的名称、性质、形状、成分、用量以及配制、贮藏方法等的书籍。
【药锭】将药材粉碎成细粉,加适当粘合剂制成的固体药品,如紫金锭。
【药方】(~儿)(1)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2)写着药方的纸。
【药房】(1)出售西药商店,有的能调剂配方,有的兼售中药的成药。(2)医院或诊疗所里供应药物的部门。
【药粉】粉末状的药。
【药膏】膏状的外敷药。
【药罐子】(1)熬中药用的罐子。(2)比喻经常生病吃药的人(含嘲笑意)。
【药衡】英美重量制度,用于药物(区别于‘常衡、金衡’)。
【药剂】根据药典或处方配成的制剂。
【药剂拌种】防治作物病害的一种方法,用杀菌药剂搅拌种子。例如用赛力散拌小麦种子,可以防治黑穗病。
【药酒】用药材浸制的酒。如治疗风湿病、筋骨痛的虎骨酒等。
【药理】药物在有机体内所起的变化、对有机体的影响及其防治疾病的原理。
【药力】药物的效力。
【药棉】医疗上用的消过毒的脱脂棉。
【药面】(~儿)药粉。
【药捻子】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外科治疗时用来放入伤口或疮口内。
【药农】以种植或采集药用植物为主的农民。
【药片】(~儿)片状的制剂。
【药品】药物和化学试剂的总称。
【药铺】出售中药的商店,主要按中医药方配药,有的兼售西药。
【药石】古时指药和治病的石针:~罔效◇~之言(劝人改过的话)。
【药水】(~儿)液态的药。
【药筒】枪弹或炮弹后部装发射火药的圆筒,多用金属制成。俗称弹壳。
【药丸】(~儿)制成丸状的药物。也叫药丸子。
【药味】(1)中药方中的药(总称)。(2)(~儿)药的气味或味道。
【药物】能防治疾病、病虫害等的物质。
【药物性皮炎】亦称“药疹”。主要为口服或注射药物后引起的皮肤病。皮疹常为全身性,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药械】农业、林业等施药用的器械,如喷雾器、喷粉器等。
【药性】药的性质。
【药性气】药的气味。
【药胰子】<方>药皂。
【药引子】中药药剂中另加的一些药物,能加强药剂的效力。
【药皂】用脂肪酸盐和石炭酸、来苏等化学药品制成的肥皂,略有消毒作用。
【药疹】由药物引起的皮疹。长期大量地使用某种药物,或患者对某种药品过敏,都会引起药疹。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lóng①<名>盛土的器具,泛指盛东西的竹器。《陌上桑》:“青丝为~系,桂枝为~钩。”②<名>畜养鸟兽、虫类的竹编器具。《促织》:“成益惊喜,掇置~中。”
【又】<名词作状语>用笼装着。《促织》:“大喜,~归,举家庆贺。”
【又】<名>囚禁犯人刑具。如“囚笼”。③<动>独揽;掌握。桓宽《盐铁论·轻重》:“~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
lǎng<动>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敕勒歌》:“天似穹庐,~盖四野。”
【笼东】溃败、不振的样子。
【笼络】笼、络都是羁绊牲口的用具,比喻使权术耍手腕来驾驭、拉拢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ōng①<名>内;里。《狼》:“一屠晚归,担~肉尽。”②<名>中间;内部。《石钟山记》:“有大石当~流。”③<形>半;一半。《乐羊子妻》:“若~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④<形>中等;不高,不低。《邹忌讽齐王纳谏》:“上书谏寡人者,受~赏。”⑤<名>内心。《史记·韩安国列传》:“深~隐厚。”⑥<名>中国。《图画》:“图画之设彩者,用水彩,~外所同也。”
zhòng①<动>符合。《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规。”②<动>射中。《卖油翁》:“见其矢十~八九。”③<动>击中。《荆轲刺秦王》:“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④<动>考中。《范时中举》:“你恭喜~了举人。”⑤<动>猜中。《醉翁亭记》:“射者~,弈者胜。”⑥<动>中伤。《书博鸡者事》:“臧怒,欲~守法。”
【中肠】内心。
【中人】⒈平常人。⒉朝中公卿大臣。⒊指宦官;太监。⒋宫女。
【中节】适度。
【中式】⒈科举考试被录取。⒉符合规格。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ù①<名>事物;东西。《归去来兮辞》:“善万~之得失,感吾生之行休。”②<名>除自己以外的人和物。《岳阳楼记》:“不以~喜,不以己悲。”
【物故】死亡。
【物华】物的精华。自然美景。
【物理】事物的常理及其内在的规律。
【物色】⒈牲畜的毛色。⒉各类物品。⒊外貌形象。⒋寻找;察看;访求。⒌风物;景色。
【物议】众人的议论批评。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