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é①<动>获得;得到;取得。与“失”相对。《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之则生,弗~则死。”《垓下之战》:“汉皆已~楚乎?”②<动>贪求;贪得。《论语·季氏》:“戒之在~。”③<名>心得;收获。《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④<形>得意;满足。《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于己,快然自足。”⑤<动>领会;理解。《朝三暮四》:“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公之心。”⑥<形>合适;恰当。《六国论》:“此言~之。”⑦<动>实现;达到。《信陵君窍符救赵》:“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谏太宗十思疏》:“既~志则纵情以傲物。”⑧<动>能;能够。《垓下之战》:“项王自度不~脱。”《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遍观群书。”⑨<副>应该;应当。《鸿六宴》:“君为我呼入,吾~兄事之。”⑩<助>表示完成或补充说明结果。《琵琶行》:“十三学~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仓皇北顾。”⑾<副>必须。《红楼梦》:“这件事还~你去才弄的明白。”
【得非】同“得无”,莫不是。
【得无】副词。⒈莫非;该不会。⒉能不;怎么能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ú①<副>不,表一般否定。②<副>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决,何也?”③<副>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fǒu通“否”。①<助>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②<副>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焉。”
【不齿】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
【不佞】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足以称宗庙。”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ǔ(1)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袜子|修桥~路。(2)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选。(8)补养:滋~|~品。(4)<书>利益;用处:不无小~|空言无~|无~于事。
【补白】报刊上填补空白的短文。
【补报】(1)事后报告或续报:调查结果以后~。(2)报答。
【补偿】抵消(损失、消耗);补足(缺欠、差额)。
【补偿贸易】买方以产品偿付进口设备、技术、专利等费用的一种贸易方式。
【补充】(1)原来不足或有损失时,增加一部分:~了十二支枪|指导员汇报后,连长又做了~。(2)在主要事物之外追加一些:~任务|~教材。
【补丁】<轻>补在破损的衣服或其他物件上面的东西:打~。也作补钉。
【补给】补充、供给弹药和粮草等。
【补给线】军队作战时,输送物资器材的各种交通线的总称。
【补过】用好的表现弥补过失。
【补花】(~儿)手工艺的一种,把彩色布片或丝绒缝在枕套、桌布、童装等上面,构成花鸟等图案。
【补角】平面上两个角加起来等于一个平角(即180°),这两个角就互为补角。
【补救】采取行动矫正差错,扭转不利形势;设法使缺点不发生影响。
【补苴】<书>弥补(缺陷):~罅(xià)漏。
【补考】因故未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及格的人另行考试。
【补课】(1)补学或补教所缺的功课:教师利用星期天给同学~。(2)比喻某种工作做得不完善而重做。
【补苗】农作物幼苗出土后,发现有缺苗断垄现象时,用移苗或补种的方法把苗补全。
【补票】补买车票、船票等。
【补品】滋补身体的食品或药物。
【补情】(~儿)报答情谊。
【补缺】(1)填补缺额。(2)旧时指候补的官吏得到实职。
【补体】血清中能协助抗体杀灭病菌的化学物质。
【补贴】(1)贴补(多指财政上的)。(2)贴补的费用。
【补习】为了补足某种知识,在业余或课外学习:~学校|~功课。
【补血】使红血球或血色素增加:~药。
【补牙】治疗龋齿最常用的方法,即把龋坏的组织去净,制成一定洞形,再以金属或其他材料把牙齿的缺损部分填充起来,以防龋病的发展,并恢复牙体的形态和功能。
【补养】用饮食或药物来滋养身体。
【补药】滋补身体的药物。
【补遗】书籍正文有遗漏,加以增补,附在后面,叫做补遗;前人的著作有遗漏,后人搜集材料加以补充,也叫做补遗。
【补益】<书>(1)益处。(2)产生益处。
【补语】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一种补充成分,用来回答‘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如‘人到齐了’的‘齐’,‘好得很’的‘很’。
【补正】补充和改正(文字的疏漏和错误)。
【补助】从经济上帮助(多指组织上对个人):~费|实物~。
【补助货币】见〖辅币〗。
【补缀】修补(多指衣服)。
【补足】补充使足数:~缺额。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shī①<动>丧失;失去。《班超告老归国》:“尚后竟~边和。”②<动>迷失。《垓下之战》:“项王至阴陵,迷~道。”③<动>错过;耽误。《寡人之于国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④<名>过错;过失。《柳毅传》:“帝知其冤而宥其~。”⑤<动>忍不住;禁不住。杜甫《远游》:“似闻胡骑走,~喜问京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