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o①<形>高,与“低”、“矮”、“下”相对。《涉江》:“山峻~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滕王阁序》:“天~地迥,觉宇宙之无穷。”②<动>加高;抬高。《促织》:“欲居之以为利,而~其直,亦无售者。”③<动>重;推崇。《与陈伯之书》:“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④<名>高度。《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万仞。”《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可二黍许。”⑤<名>高处。《劝学》:“登~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滕王阁序》:“登~作赋,是所望于群公。”⑥<形>指品级地位高;尊贵。《岳阳楼记》:“居庙堂之~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滕阁王序》:“千里逢迎,~朋满座。”⑦<形>高明;高尚。《五蠹》:“轻辞天子,非~也,势薄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义也。”⑧<副>高度。《东方朔》:“朔文辞不逊,~自称誉,上伟之。”⑨<形>大。《鸿门宴》:“劳苦而功~如此。”又专指大年龄《醉翁亭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故自号曰醉翁也。”⑩<形>高亢;响亮。鲍照《代堂上歌行》:“筝笛更弹吹,~唱相追和。”⑾<形>热烈;盛大。《史记·项羽本纪》:“饮酒~会。”⑿<动>高出;超出。《张衡传》:“虽才~于世,而无骄尚之情。”⒀<形>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素不相识,去问官人~姓大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ú①<副>不,表一般否定。②<副>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决,何也?”③<副>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fǒu通“否”。①<助>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②<副>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焉。”
【不齿】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
【不佞】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足以称宗庙。”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kě①<动>可以;能够。《殽之战》:“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乎?”②<动>认为……可以;肯定。《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吾子好道而~吾文。”③<动>适合;适宜。《芙蕖》:“芙蕖之~人,其事不一而足。”④<动>值得。《师说》:“其~怪也欤?”《项脊轩志》:“风移影动,珊珊~爱。”⑤<动>痊愈。《西厢记》:“瘦得浑如削,百般医疗终难~。”⑥<副>大约;大概。《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三黍许。”⑦<副>莫非;怕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李小二入来问道:‘~要吃酒?’”⑧<副>难道;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kè见“可汗”。
【可怜】⒈可爱。⒉可惜。⒊值得怜悯同情。
【可巧】正巧;刚好。
【可中】⒈假若。⒉正好。
【可汗】古代对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西北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呼。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ēng①<动>升;由低处到高处。《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高之博见也。”《曹刿论战》:“~轼而望之。”②<动>进入;踏上。《孔雀东南飞》:“从人四五百。郁郁~郡门。”《石壕史》:“天明~前途,独与老翁别。”③<形>庄稼成熟。《孟子·滕文公》:“五谷不~,禽兽偪人。”④<动>登记;记载。《周礼·遂人》:“以岁时~其夫家之众寡及其六畜车辇。”⑤<副>立即;立刻。常“登即”、“登时”连用。《孔雀东南飞》:“~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⑥<动>穿。《林黛玉进贾府》:“(宝玉)~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登第】应试得中。科举考试分等第,故云。
【登假】对帝王死去的讳称。
【登衍】丰收。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