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①<名>。《易经》六十四卦之一,象天地相交、通顺,与“否”相对,表示亨通、幸运等。《孔雀东南飞》:“先嫁得府史,后嫁得郎君,否~如天地,足以荣汝身。”②<形>大方;不吝啬。《荀子·议兵》:“凡虑事欲孰而用才欲~。”③<形>骄纵;奢侈。《叔向贺贫》:“及恒子,骄~奢侈。”④<形>大。《汉书·食货志》:“收~半之赋。”⑤<形>通“太”。最;极。《淮南子··原道》:“~古二皇。”
【又】过分;过于。《庄子·渔父》:“不~多事乎?”
【泰山北斗】语出《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云。”后用以比喻某一方面负有名望为当世所敬仰的人。亦作“泰斗”、“山斗”。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í①<名>房顶正中的大梁。《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上有三穗禾。”②<名>屋顶;屋脊。《狱中杂记》:“牗其前以通明,屋~有窗以达气。”③<名>辘轳的横梁。枚乘《上书谏吴王》:“泰山之霤穿石,单~之绠断干。”④<名>尽头;顶点。《庄暴见孟子》:“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也。”⑤<名>最高的境地。陆游《何君墓表》:“大抵诗欲工而工非诗之~也。”⑥<名>边;边境。《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⑦<动>到达尽头,到达顶点。《阿房宫赋》:“尽态~妍。”⑧<动>穷尽;完全占有或享受。《游褒禅山记》:“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夫游之乐也。”⑨<形>疲劳;困倦。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匈喘胅汗,人~马倦。”⑩<副>最;非常;极其。《桃花源记》:“初~狭,才通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ér①<名>颊毛;胡须。《周礼·考工记》:“深其爪,出其日,作其鏻之~。”②<代>通“尔”你,你的。《记王忠肃公翱事》:“~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③<动>通“如”。好像《察今》:“军惊~坏都舍。”④<连>1.表并列关系。《论积贮疏》:“苟粟多~财有余。”《捕蛇者说》:“黑质~白章。”2.表相承关系。《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还走。”《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大声发于水上。”3.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愽学~日参省乎已。”《赤壁之战》:“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势力众寡又不可论。”4.表转折关系。《殽之战》:“吾见师出,~不见其入也。”《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靡之者甚多。”⒌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捕蛇者说》:“吾恂恂~起。”⒍表假设关系。《信陵君窃符救赵》:“吾攻赵,旦暮且下,~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冯婉贞》:“诸君~有意,瞻余马首可也。”⒎表因果关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负赵。”《赤壁之战》:“表恶其能~不能用也。”⒏表时间、方位、范围的界限,相当于“以”。《祭妹文》:“今~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⑤<助>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吧”。《论语·子罕》:“岂不尔思,室是远~。”《论语·微子》:“已~!已~!今之从政者殆~!”⑥词缀,嵌在某些时间词后面。《口技》:“俄~,百千人大呼。”《醉翁亭记》:“已~,夕阳在山,人影散乱。”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ǒu①<动>肯定否定对举时表示否定的一方面。《柳毅传》:“是何可~之谓乎?”《登泰山记》:“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②<动>用于答话,表示不同意,相当于“不”,不是这样。《齐桓晋文之事》:“~,吾不为是也。”③<助>用在句末,表询问。相当于“不”、“没有”、“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李清照《如梦令》:“知~,知?应是绿肥红瘦。”
pǐ①<形>恶;坏。常与“臧”“泰”对用。《出师表》:“陟罚臧~,不宜异同。”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