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①<形>与“小”相对。《鸿门宴》:“~行不顾细谨。”②<形>重要的;重大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③<形>年长的;排列第一的。《木兰诗》:“阿爷无~儿,木兰无长兄。”④<副>表示范围广,数量多。《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会宾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⑤<副>表示程度深。《董宣执法》:“帝~怒,召宣,欲箠杀之。”
tài①通“太”,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②通“泰”,安定。《荀子·富国》:“故儒术诚行,则天下~而富。”
【大方】大道理。引申为专家、内行。《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之家。”
【大成】1.太平,和平。《左传·僖公十五年》:“归之而质其大子,必得~。”2.大有成就。《老子·四十五章》:“~若缺,其用不敝。”3.比喻学术上形成完整体系。《孟子·万章下》:“孔子这谓集~。”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pú<名>含有玉的石头或未雕琢过的玉。《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而得宝焉。”
【又】比喻质朴、淳朴。蔡邕《释诲》:“颜歜抱~。”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ú①<副>不,表一般否定。②<副>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决,何也?”③<副>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fǒu通“否”。①<助>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②<副>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焉。”
【不齿】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
【不佞】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足以称宗庙。”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án①<形>完整;完好。《石壕吏》:“有孙母未去,出入无~裙。”《廉颇蔺相如列传》:“城不入,臣请~璧归赵。”②<动>保全。
【又】〈形使动〉使……完好无缺。《六国论》:“盖失强援,不能独~。”③<动>修缮;修补。《孟子·万章》:“父母使舜~廪。”④<名>古代的一种较轻的刑罚,剃去犯人的颊毛和鬃毛。《汉书·刑法志》:“~者使守积。”
【完聚】⒈修筑城郭,积聚粮食。⒉团聚。
【完行】⒈使操行完美。⒉完美的操行。
【完具】完全;完备。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