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ēn①<形>温暖;暖和。《祭妹文》:“四支犹~,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②<形>温和;柔和。《管子·形势解》:“~良宽厚,则民爱之。”③<动>温习;复习。《论语》:“~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温厚】⒈温和;厚道。⒉富裕。
【温蠖】昏聩。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én①<名>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后写作“纹”。《公输》:“荆有长松~梓楩楠豫章。”②<形>华美;有文彩的。《冯谖客孟尝君》:“黄金千斤,~车二驷,服剑一。”③<名>文章。《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者,太守也。”④<名>文字。《游褒禅山记》:“独其~犹可识。”⑤<名>非军事的,与“武”相对。《谏太宗十思疏》:“~武并用,垂拱而治。”⑥<动>在身上刺花纹,叫“文身”。《庄子·逍遥遊》:“越人断发~身。”⑦<名>文化;文教。《论语·子罕》:“~王既没,~不在兹乎?”⑧<量>用于旧时的铜钱,古称铜钱一枚为一文。《魏书·高崇传》:“在市铜价,八十一~得铜一斤,私造薄钱,斤馀二百。”⑨<动>修饰;掩盖。《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成语有“文过饰非”。⑩<名>规定、仪式。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成语有“繁文缛节”。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rú①<名>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专门担任礼仪、教育等职务的知识分子。《论语·雍也》:“女为君子~,无为小人~。”②<名>儒家。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一个学派。《中山狼传》:“~谓受人恩而不忍背者,其为子必孝。”③<名>泛称读书人;知识分子;学者。《教战守策》:“及至后世,用迂~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④<形>通“懦”。《荀子·修身》:“偷~惮事,无廉耻而,则嗜乎饮食。”
【儒将】有文人风度的将领;文官出身的将领。
【儒吏】儒生出身的官吏。
【儒生】信奉儒家学说的人;读书人。
【儒素】儒者的品德操行。
【儒雅】博学的儒生。指儒家的思想。风度温文尔雅。兼比喻富有学问之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ǎ①<形>正确的。《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言。”②<形>高雅;不俗。《滕王阁序》:“都督阎公之~望,棨戟遥临。”③<副>平素;一向。《张衡传》:“安帝~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④<副>很;甚。《后汉书·窦后记》:“及见,~以为美。”
【雅故】⒈以往;向来。⒉从前的。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