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①<名>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②<名>教化;感化。《战国策·秦策》:“山东之国,从~而服。”③<名>风俗;风气。《捕蛇者说》:“以俟观人~者得焉。”陆游《游西山村》:“衣冠简朴古~存。”④<名>作风;风度。《孟子·万章》:“故闻柳下惠之~声,鄙乎宽,薄乎敦。”⑤<名>民歌;民谣。如《诗经》中的十五国风。⑥<名>风声;消息。《儒林外史》:“才晓得是门子透~。”⑦<名>景象;景色。如“风景”。⑧<动>吹风;乘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浴乎沂,~乎舞雩。”⑨<名>某些疾病的名称,如麻风。
fàng﹤动﹥通“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汉书·蚡田传》:“乃微言太后~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iú①<动>水流动。《归去来兮辞》:“泉涓涓而始~。”②<形>泛指流动。《过秦论》:“伏尸百万,~血漂橹。”③<动>时间的流逝。《祭妹文》:“则虽年光倒~。”④<动>流浪;漂泊。《论贵粟疏》:“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亡者也。”⑤<动>流放;放逐。古代五刑之一,把罪人放逐到远方。《屈原列传》:“虽放~,眷顾楚国。”⑥<动>流传;传播。《尚书·泰誓》:“~毒下国。”⑦<名>河流;水流。《劝学》:“不积小~,无以成江海。”⑧<名>流派;派别。《后汉书·王充传》:“遂博通众~百家之言。”⑨<名>某一类人;同一类人。《卖柑者言》:“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
【流宕】⒈放任;放荡。⒉流浪;漂泊。
【流光】⒈闪耀的光。⒉逝去的时光。⒊光芒闪烁。
【流眄】流移不定地观看。
【流辟】淫邪;邪乱。
【流冗】流散;流离。
【流俗】⒈世俗;流行的习俗。⒉俗人;世俗之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rú①<名>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专门担任礼仪、教育等职务的知识分子。《论语·雍也》:“女为君子~,无为小人~。”②<名>儒家。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一个学派。《中山狼传》:“~谓受人恩而不忍背者,其为子必孝。”③<名>泛称读书人;知识分子;学者。《教战守策》:“及至后世,用迂~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④<形>通“懦”。《荀子·修身》:“偷~惮事,无廉耻而,则嗜乎饮食。”
【儒将】有文人风度的将领;文官出身的将领。
【儒吏】儒生出身的官吏。
【儒生】信奉儒家学说的人;读书人。
【儒素】儒者的品德操行。
【儒雅】博学的儒生。指儒家的思想。风度温文尔雅。兼比喻富有学问之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ǎ①<形>正确的。《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言。”②<形>高雅;不俗。《滕王阁序》:“都督阎公之~望,棨戟遥临。”③<副>平素;一向。《张衡传》:“安帝~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④<副>很;甚。《后汉书·窦后记》:“及见,~以为美。”
【雅故】⒈以往;向来。⒉从前的。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