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ng①<动>搀扶;扶持。《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②<动>带领;携带。《塞翁失马》:“居数月,其马~胡骏马而归。”③<动>拿;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果品酒馔只顾~来。”④<动>将就;随顺。《新婚别》:“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⑤<动>想要;打算。《曹刿论战》:“齐师伐我,公~战。”⑥<副>将要;就要。《郑伯克段于鄢》:“国不堪贰,君~若之何?”⑦<介>把;用。《祭妹文》:“可~身后托汝。”⑧<连>抑或;还是。《战国策·楚策四》:“先生老悖乎,~以为楚国祆祥乎?”⑨<连>假若;如果。《祭妹文》:“今而后吾~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⑩<连>和;与。李白《月下独酌》:“暂伴月~影,行乐须及春。”⑾<助>用于动词后,以助语气。《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惜不得。”⑿<连>且;又。表顺承。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信~疑。”
jiàng①<动>统率;率领。《项羽本纪赞》:“三年,遂~五诸侯灭秦。”②<名>将领;将帅。《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者,赵之良~也。”③<名使动>使……为将军。《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孙膑。”
qiāng①<动>请,愿。李白《将进酒》:“~进酒,杯莫停。”②通“锵”,见“将将”。
【将牢】把稳;持重。
【将】帮助,促成好事。
【将无】莫不是。
【将弁】旧时武职的通称。
【将将】⒈高大庄严的样子。⒉广大的样子。⒊交谈,聚集的样子。⒋通“锵锵”,金、玉撞击的声音。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ó①<名>古代以伯(或孟)、仲、叔、季为排行。伯为长兄,老大。《诗经·何人斯》:“~氏吹埙,仲玩吹篪。”②<名>对年龄大于白己的人的尊称。《鸿门宴》:“愿~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③<名>伯父,父亲的哥哥。《陈情表》:“既无~叔,终鲜兄弟。”④<名>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笫三等。《殽之战》:“秦~素服郊次,乡师而哭。”⑤<名>古代管一方的首领,后世沿用尊称地方长官。《陈情表》:“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所见明知。”
bà<名>春秋时诸侯的盟主,又作“霸”。《荀子·王霸》:“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是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动>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ū①<动>吐气。《捕蛇者说》:“触风雨,犯寒暑,~嘘毒疠。”②<动>呼叫;呼喊。《劝学》:“顺风而~,声非加疾也。”
【又】召唤;呼唤。《鸿门宴》:“欲~张良与俱去。”《屈原列传》:“疾痛惨怛,未尝不~父母也。”③<动>称呼。《大铁椎传》:“人以其雄健,~宋将军云。”④<助>用于感叹,经常“呜呼”连用。《伶官传序》:“呜~!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⑤<象声词>《口技》:“火爆声,~~风声,百千齐作。”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