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①<动>扫除;除土。《荀子·强国》:“堂上不~,则郊草不芸。”②<名>粪便。贾思勰《齐民要述·耕田》:“其美与蚕矢熟~同。”
【又】名词作状语。用粪灌溉。《采草药》:“一田之稼,则~溉者先芽。”
【粪除】打扫;清除。《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将使归~宗祧以事君。”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ǔ①<名>泥土。《劝学》:“积~成山,风雨兴焉。”②<名>土地。《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之有,以尽吾齿。”③<名>国土;领土;乡土。《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④<形>本地的;当地的。《柳敬亭传》:“且五方~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⑤<名>地方。《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
【土地】⒈田地。⒉领土。⒊土地神。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ú①<副>不,表一般否定。②<副>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决,何也?”③<副>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fǒu通“否”。①<助>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②<副>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焉。”
【不齿】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
【不佞】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足以称宗庙。”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rú①<动>往;到……去。《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②<动>依照;遵从。《中山狼传》:“先生~其指,内狼于囊。”③<动>顺;符合。《赤壁之战》:“邂逅不~意,便还就孤。”④<动>像;如同。《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车盖。”⑤<动>及;比得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地利。”⑥<动>用于短语“如……何”中,表示“对待……怎么办”、“把……怎么办”。《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何?”⑦<副>不如;应该。《子鱼论战》:“若爱重伤,则~勿伤。”⑧<连>如果;假如。《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相问。”⑨<连>或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见方六七十,~五六十,而非邦也者?”⑩<连>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其礼乐,以俟君子。”⑾词缀。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