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áng①<形>(弓弩)硬而有力。《赤壁之战》:“~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②<形>泛指强健有力。《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③<形>强大;强盛。《陈情表》:“外无期功~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又】<名>强者。《齐桓晋文之事》:“弱固不可以敌~。”④<动>加强;增强。李斯《谏逐客疏》:“~公室,杜私门。”⑤<形>强悍;强横。《周处》:“周处年少时,凶~侠气,为乡里所患。”⑥<动>胜过;比……强。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宣宗收燕、赵,复河、隍,力~于宪、武矣。”
【又】在……方面强;强于。《屈原列传》:“博闻~志。”⑦<形>馀;有馀。《木兰诗》:“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
qiǎng①<动>强迫。《促织》:“少年固~之。”②<副>强行。《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度之,终不可~夺。”③<副>勉强。《黄生借书说》:“非夫人之物而~假焉,必虑人逼取。”④<副>竭力;尽力。《触龙说赵太后》:“太后不肯,大臣~谏。”
jiàng<形>固执;强硬不屈。《与陈伯之书》:“唯北狄野心,掘~沙塞之间。”
【强死】壮健而死,死于非命。
【强宗】豪门,有权势之家。
【强起】强迫人出来做官。勉强起身。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nǔ<名>弩弓,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发射箭的弓。《赤壁之战》:“强~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动>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ò①<名>树梢。《左传·昭公十一年》:“~大必折。”②<名>事情、物件的端或尾。《齐桓晋文之事》:“明足以察秋毫之~。”③<名>末尾;尽头。《核舟记》:“鲁直左手执卷~,右手指卷。”④<名>不重要的或非根本的。《论积贮疏》:“使天下各食其力,~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⑤<名>时间或顺序在后。贾思勰《树木》:“吴~,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
【末技】⒈小技。⒉指工商业。
【末业】亦作“末作”、“未产”、“末事”、“末生”。古代称工商业等业为末业,与称“本业”的农业相对。
【末造】⒈末世时产生。⒉不重要的东西。
【末叶】⒈一个世纪或朝代的最后阶段。⒉后代子孙。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