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①<名>。《易经》六十四卦之一,象天地相交、通顺,与“否”相对,表示亨通、幸运等。《孔雀东南飞》:“先嫁得府史,后嫁得郎君,否~如天地,足以荣汝身。”②<形>大方;不吝啬。《荀子·议兵》:“凡虑事欲孰而用才欲~。”③<形>骄纵;奢侈。《叔向贺贫》:“及恒子,骄~奢侈。”④<形>大。《汉书·食货志》:“收~半之赋。”⑤<形>通“太”。最;极。《淮南子··原道》:“~古二皇。”
【又】过分;过于。《庄子·渔父》:“不~多事乎?”
【泰山北斗】语出《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云。”后用以比喻某一方面负有名望为当世所敬仰的人。亦作“泰斗”、“山斗”。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rán①<动>燃烧。后来写作“燃”。贾谊《陈政事疏》:“火未及~,因谓之安。”②<代>这样;那样。《鸿门宴》:“不~,籍何以至此?”③<形>是的;对的。《齐桓晋文之事》:“王曰:‘~,诚有百姓者。’”
【又】<形意动>认为……对的。《促织》:“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之。”④<词缀>用在形容或副词后,表状态,可译为“……的样子”、“地”,也可不译。《捕蛇者说》:“蒋氏大戚,汪~出涕。”《石钟山记》:“森~欲搏人。”《兰亭集序》:“快~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⑤<助>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后,与前面的动词“如”、“若”、“犹”等呼应,表示“(像)……一样”。《登泰山记》:“而半山居雾若带~。”《核舟记》:“其人视端容寂,若茶声~。”⑥<连>然而;但是。《鸿门宴》:“~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ǔ①<动>停留,止息。《孙子·军事》:“是故卷甲而遁,日夜不~。”②<动>住,居住。《岳阳楼记》:“~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③<动>闲居,隐居。《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室者。”④<动>相处。《<指南录>后序》:“与贵酋~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⑤<动>处置,处理。《孔雀东南飞》:“~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赤壁之战》:“愿将军量力而~之。”
chù①<名>处所,地方。《垓下之战》:“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过秦论》:“良将劲驽守要害之~。”《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
【处妇】居家之妇。
【处妾】宫中的童女。
【处士】1.有德才而隐居不愿作官的人。《荀子·非十二子》:“古之所谓~者,德盛者也,能静者也。”2.未做官的士人。《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3.星名,即少微。《晋书·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
【处治】处方治病。
【处子】1.处女。范晔《后汉书·张衡传》:“鸣鹤交颈,雎鸠相和。~怀春,精魂回移。”2.处士。《后汉书·逸民传序》:“自后帝德稍衰,邪嬖当朝,~耿介,羞与卿相等列。”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动>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