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①<数>。《狼》:“~屠晚归。”②<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觞~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也。”④<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⑤<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⑥<动>专一。《劝学》:“用心~也。”⑦<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空,皓月千里。”⑧<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⑨<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交战,操军不利。”⑩<副>初次。《曹刿论战》:“~鼓作气。”
【一旦】⒈有一天。⒉一时;忽然。⒊形容时间很短。
【一何】多么。
【一力】⒈协力。⒉竭力。
【一体】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
【一昨】前些日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ǔ①<名>两山之间的夹道或流水道。《三峡》:“空~传响,哀转久绝。”《送东阳马生序》:“负箧曳屣,行深山巨~中。”②<名>庄稼和粮食的总称。《荷蓧丈人》:“四体不勤,五~不分。”③<形>善,好。《尚书·洪范》:“凡厥正人,既富方~。”
【辨】谷,榖原是意义同的两个字。榖,禾,黍,稷。“榖”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禾”原指谷子。“粟”原指谷子颗粒(小米),后来“禾”字常用作庄稼的代称。“粟”字常用作粮食的代称。“黍”是粘黄米,也叫黍子。“稷”是指谷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ú①<副>不,表一般否定。②<副>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决,何也?”③<副>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fǒu通“否”。①<助>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②<副>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焉。”
【不齿】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
【不佞】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足以称宗庙。”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ēng①<名>容量单位。一斗的十分之一。《齐民要术·种谷》:“良地一亩,用子五~。”
【又】布八十缕为一升。《礼记·杂记》:“朝服十五~。”②<动>上升;登。《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
【引】升官。《后汉书·王符传》:“符独耿介不同于世俗,以此遂不得~进。”③<形>成熟。《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为大饥。”④<形>太平。《三国志·魏书·王朗传》:“蒸庶欣欣,喜遇~平。”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