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ú①<副>不,表一般否定。②<副>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决,何也?”③<副>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fǒu通“否”。①<助>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②<副>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焉。”
【不齿】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
【不佞】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足以称宗庙。”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uó①<动>附着。《游黄山记》:“每至手足无可~处,澄源必先登垂接。”②<动>穿着。《木兰诗》:“脱我战时袍,~我旧时裳。”③<名>穿戴的东西。《桃花源记》:“男女衣~,悉如外人。”④<动>击中。《陈州粜米》:“恰便似轰雷~顶。”⑤<动>用。《高祖还乡》:“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手扶。”⑥<动>使;派。《窦娥冤》:“从今以后,~这楚州亢旱三年。”⑦<动>叫,表示命令语气。《陈州粜米》:“我~你休言语。”
zhóo①<动>遭到;受到。陆游《卜算子·咏梅》:“已是黄昏独自愁,更~风和雨。”②<介>被。袁去华《雨中花》:“两鬓青青,尽~吴霜偷换。”③<形>合适;恰当。王道父《道父山歌》:“种田不收一年辛,取妇不~一生贫。”
zhāo<名>比喻计策。《水浒传》:“三十六~,走为上~。”
zhé<助>紧接动词后,表示动作状态的延续。关汉卿《沉醉东风》:“手执~饯行杯,眼阁~别离泪。”
【着处】处处。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iān①<名>边界;边疆。《论积贮疏》:“卒然~境有急。”②<名>边缘。《过故人庄》:“绿树村~合,青山郭外斜。”③<名>近旁;旁边。《木兰诗》:“暮宿黄河~。”《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④<名>边际,尽头。杜甫《登高》:“无~落木萧萧下。”⑤<名>方。刘禹锡《竹枝词》:“东~日出西~雨。”
【边幅】布帛的辽沿,借喻人的衣着仪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ì①<名>边际;边缘处。《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涯。”②<名>分界;区别。苏轼《应制与上两制书》:“古者有贵贱之~,有圣贤之分。”③<名>空隙;缝隙。《张衡传》:“覆盖周密无~。”④<名>(彼此之)间。《韩非子·难一》:“君臣之~,非父子之亲也。”⑤<名>(某事物)当中;(某范围)之内。《归园田居》:“开荒南野~,守拙归园田。”⑥<动>接近;交接。《始得西山宴游记》:“萦青缭白,外与天~。”⑦<名>时候;时期。《六国论》:“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