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n①<动>泡;淹没。《诗经·小雅·大东》:“有冽氿泉,无~获薪。”《史记·赵世家》:“引汾水灌其城,城不~者三版。”②<动>灌溉。《诗经·小雅·白华》:“滮池北流,~彼稻田。”
【引】润泽;滋润。张衡《东京赋》:“泽~昆虫。”③<名>大水,湖泽。《庄子·逍遥游》:“大~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④<副>渐渐,逐渐。《说文解字叙》:“字者,言孳乳而~多也。”
qīn<动>通“侵”,侵犯。《列子·汤问》:“帝凭怒,~减龙伯之国使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rùn①<动>滋润。《论衡·雷虚》:“雨~万物。”②<形>潮湿。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衣~费烟。”
【引】润泽;光润。柳宗元《红蕉》:“晚英值穷节,绿~含朱光。”③<名>雨水。《后汉书·钟离意传》:“比日密云,遂无大~。”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动>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èn<动>说坏话诬陷别人。《荀子·致士》:“残贼加累之~,君子不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