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①<动>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②<动>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哉?”③<动>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美于徐公。”④<介>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十五城请易璧。”⑤<介>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⑥<介>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⑦<介>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⑧<介>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⑨<连>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近,则游者众;险~远,则至者少。”⑩<连>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入。”⑾<连>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⑿<连>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⒀<连>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贻之。”⒁<连>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下,莫不逾侈。”⒂<连>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⒃<副>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⒄<动>通“已”。停止。《齐桓晋文之事》:“无~,则王乎?”⒅<副>只是。《冯谖客孟尝君》:“君家所寡有者,~义耳。”
【以往】以后。
【以为】⒈认为。⒉使……成为。⒊把……当作。⒋作为;用作。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ū①<名>珍珠。《琵琶行》:“大~小~落玉盘。”②<动>把珍珠看作……《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砾。”③<名>珠状的小颗粒。《孔雀东南飞》:“却与小姑别,泪落连~子。”④<形>珍贵;华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散入~帘湿罗幕。”⑤<名>优美的文辞。《文心雕龙·时序》:“茂先摇笔而散~。”
【珠斗】北斗星。
【珠晖】月光。
【珠玉】⒈珠宝玉石。⒉谈吐文雅或文辞美好。⒊容貌姣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àn①<名>弹弓。《战国策·楚策四》:“左挟~,右摄丸。”②<名>圆形的弹丸,弹子。徐陵《紫骝马》:“角弓连两兔,珠~落双鸿。”③<名>烟火弹、炸弹、枪弹、炮弹等的统称。《谭嗣同》:“今营中枪~火药皆在荣贼之手。”
tán①<动>用弹子发射弹丸。《左传·宣公二年》:“从台上~人,而观其辟丸也。”②<动>用手指敲。《屈原列传》:“新沐者必~冠,新浴者必振衣。”③<动>弹奏。《孔雀东南飞》:“十五~箜篌,十六诵书。”《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说尽心中无限事。”④<动>批评;抨击;检举。曹植《与杨千祖书》:“仆常好人讥~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uè鸟类的一科,体形较小,发声器官较发达,有的叫声很好听,嘴呈圆锥状,翼长,雌雄羽毛的颜色多不相同,雄鸟的颜色常随气候改变,吃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也吃昆虫、燕雀、锡嘴都属于这一科。另见qiāo;qiǎo。
【雀斑】皮肤病,患者多为女性。症状是面部出现黄褐色或黑褐色的小斑点,不疼不痒。
【雀麦】一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形状和燕麦相似,叶稍长,小穗状花序,向下垂,绿色。可做牧草。
【雀盲眼】<方>夜盲。
【雀鹰】猛禽的一种,比鹰小,羽毛灰褐色,腹部白色,有赤褐色横斑,脚黄色。雌的比雄的稍大。捕食小鸟。饲养的雌鸟可以帮助打猎。也叫鹞,通称鹞子或鹞鹰。
【雀跃】高兴得象雀儿一样的跳跃:欢欣~|~欢呼。
【雀子】(qiāozi)雀斑(quèbān)。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