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ū①<动>枯萎;蔫。《观猎》:“草~鹰眼疾,雪尽马蹄轻。”②<形>干枯;干燥。《赤壁之战》:“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柴。”③<动>干涸;枯竭。《荀子·致士》:“川渊~则鱼龙去之。”④<形>憔悴;枯瘦。《荀子·修身》:“劳倦而容貌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ǔ①<名>骨头。《殽之战》:“必死是间,余收尔~焉。”
【又】指死人。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②<名>文学作品的刚健的风格。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结言端直,则文~成焉。”
【又】人的气质、气概。《宋书·武帝纪》:“及长,身长七尺六寸,风~奇特。”
【骨力】⒈力气。⒉笔法雄健有力。
【骨立】人相当消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动>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ú(1)‘余2’。(2)姓。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