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①<数>十个十。②<数>概数。《谋攻》:“是故~战~胜,非善之善者也。”
【百司】朝中大臣、王公以下百官的总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uì①<名>岁星;木星。《国语·周语》:“~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也。”②<名>年。《捕蛇者说》:“积于今六十~矣。”
【又】〈名作状〉每年。《送东阳马生序》:“父母~有裘葛之遗”③<名>年龄。《促织》:“成有子九~。”④<名>时间;光阴。《论语·阳货》:“日月逝矣,~不我与。”⑤<名>年成;收成。《寡人之于国也》:“王无罪~,斯天下之民至焉。”
【岁除】年终;一年的最后的一天。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动>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éng①<动>在神前誓约、结盟。《过秦论》:“诸侯恐惧,会~而谋弱秦。”②<名>同盟;盟约。《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结~好。”③<动>旧指结拜为兄弟关系,如“盟兄”、“盟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