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o①<动>依靠;依赖。《<指南录>后序》:“穷饿无~。”②<副>姑且;暂且。《归去来兮辞》:“~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ù①<动>返回;回还。《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先典攸高。”《信陵君窃符求赵》:“以是知公子恨之~返也。”②<动>回复;回答。《信陵君窃符求赵》:“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谢。”《送东阳马生序》:“不敢出一言以~。”③<动>恢复;还原。《出师表》:“兴~汉室,还于旧都。”《师说》:“师道之不~,可知矣。”④<动>免除赋税徭役。《史记·高祖本纪》:“沛幸得~,丰未得~。”⑤<动>报复。桓宽《盐铁论·本论》:“有~匈奴之志。”⑥<副>再;又。《劝学》:“虽有槁暴,不~挺者。”《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见。”⑦<名>夹衣。《世说新语·夙惠》:“冬天昼日不著~衣。”⑧<形>夹层的。《旧唐书·王锷传》:“作~垣洞穴,实金钱于其中。”⑨<形>繁复;重复。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疑无路。”⑩<动>通“覆”,覆盖,盖住。《女娲补天》:“天不兼~,地不周载。”《促织》:“~之以掌,虚若无物。”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ěr①<代>1你;你的。《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点,~何如?。”《殽之战》:“~何知,中寿,~墓之木拱矣。”2.你们;你们的。《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以吾一日长乎~,毋吾以也。”《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志。”②<代>这(样);那(样)。《孔雀东南飞》:“同是被逼迫,君~妾亦然。”《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来二十有一年矣。”③形容词、副词或动词词缀。《鱼我所欲也》:“呼~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小石谭记》:“俶~远逝,往来翕忽。”④兼词。同“耳”,相当于“而已”,译作“罢了”《唐雎不辱使命》:“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志油翁》:“无他,但手熟~。”⑤<助>同“耳”。可译作“了”加强肯定语气。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徒~。”《熟读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
【尔曹】尔辈;你们。杜甫《戏为六绝句》:“~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尔尔】1.答应之声,相当于“是是”。《孔雀东南飞》:“媒人下床去,诺诺复~。”2.如此。朱熹《舫斋》:“筑室水中聊~,何须极浦望朱宫。”
【尔来】自那时以来;近来。《蜀道难》:“~四万八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尔汝】1.古代尊长对卑幼者的称呼,引申轻贱之称。《魏书·陈奇传》:“尝众辱奇,或~之,或指为小人。”2.表示亲昵。《柳敬亭传》:“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者。”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ěr①<名>耳朵。《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人之~者,受下赏。”《陋室铭》:“无丝竹之乱~。”《石钟山记》:“事不目见~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②<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如“木耳”、“银耳”③<动>听说;耳闻。《汉书·外戚传》:“又~曩者所梦日符。”④兼词,相当于“而已”,译作“罢了”。《庄暴见孟子》:“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非心服也。”⑤<助>表示肯定。《察今》:“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赤壁之战》:“田横,齐之壮士~。”⑥<形>位置在两旁的。“耳门”、“耳房”。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