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ǔ①<名>未加工的木材。《老子》:“~散则为器。”
【引】本钱;成本。《商君书·垦令》:“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②<名>本真,本性。《老子》:“见素抱~,少私寡欲。”③<形>质朴;淳朴。《汉书·黄霸传》:“浇淳散~。”
bú①<名>丛生之木。《诗经·大雅·棫朴》:“芃芃棫~。”②<动>附着。《高君书·垦令》:“农民不伤,奸民无~。”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uó①<动>砍;削。《冯婉贞》:“冯婉贞挥刀奋~,所当无不披靡。”②<动>偷袭。《三国志·魏书·傅永传》:“永量吴楚之兵,好以~营为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动>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ái(1)木料,泛指材料①:木~|钢~|就地取~。(2)棺材。(3)资料:教~|题~。(4)有才能的人:人~。
【材积】单根树木或许多树木出产木材的体积。
【材料】(1)可以直接造成成品的东西,如建筑用的砖瓦、纺织用的棉纱等:不到十年的工夫,种的树全成~啦。(2)提供著作内容的事物:他打算写一部小说,正在搜集~。(3)可供参考的事实:人事~。(4)比喻适于做某种事情的人才。
【材料力学】研究机械或结构中构件承载能力的一门学科。通过试验测定材料在不同工作情况(荷载、速度、温度等)下的机械性能,研究材料在形成构件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