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1)(~儿)梳子:木~。(2)梳理:~头洗脸|她~着两根粗辫子。
【梳篦】梳子和篦子的合称。
【梳理】(1)纺织工艺中用植有针或齿的机件使纤维排列一致并清除其中短纤维和杂质的过程。(2)用梳子整理(须、发等):~头发。
【梳棉】用有锯齿和针的装置把棉花卷儿梳成排列一致的单根的纤维,消除尘土和杂质后制成条状物。
【梳头】用梳子整理头发。
【梳洗】梳头洗脸。
【梳妆】梳洗打扮。
【梳子】整理头发、胡子的用具。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wén①<名>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后写作“纹”。《公输》:“荆有长松~梓楩楠豫章。”②<形>华美;有文彩的。《冯谖客孟尝君》:“黄金千斤,~车二驷,服剑一。”③<名>文章。《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者,太守也。”④<名>文字。《游褒禅山记》:“独其~犹可识。”⑤<名>非军事的,与“武”相对。《谏太宗十思疏》:“~武并用,垂拱而治。”⑥<动>在身上刺花纹,叫“文身”。《庄子·逍遥遊》:“越人断发~身。”⑦<名>文化;文教。《论语·子罕》:“~王既没,~不在兹乎?”⑧<量>用于旧时的铜钱,古称铜钱一枚为一文。《魏书·高崇传》:“在市铜价,八十一~得铜一斤,私造薄钱,斤馀二百。”⑨<动>修饰;掩盖。《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成语有“文过饰非”。⑩<名>规定、仪式。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成语有“繁文缛节”。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ì①<名>梳子或篦子。《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②<动>梳理头发。《报刘一丈书》:“闻鸡鸣,即起盥~。”③<动>清除。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垢爬痒,民获苏醒。”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ì①<动>生育;养育。《论衡·气寿》:“妇人疏~者子活。”②<动>女子嫁人。《周易·屯》:“十年乃~。”③<名>文字。《活板》:“每~为一印,火烧令坚。”④<名>表字。旧时男子二十而冠,冠后根据本名涵义另取别名称表字。《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涉。”《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⑤<动>取表字。屈原《离骚》:“名余日正则兮,~余日灵均。”
【字乳】生育。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