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o(1)桃树,落叶小乔木,品种很多。小枝光滑,叶长椭圆形,花单生,粉红色,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绒毛,味甜,是一种常见的水果。核仁可入药。(2)(~儿)这种植物的果实。(3)(~儿)形状象桃儿的东西:棉~。(4)指核桃;~酥。
【桃符】古代在大门上挂的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后来在上面贴春联,因此借指春联。
【桃红】象桃花的颜色;粉红。
【桃花】桃树的花,单生,淡红、深红或白色。可供观赏,也可入药。
【桃花讯】桃花盛开时发生的河水暴涨。也叫桃汛、春汛。
【桃胶】(1)桃树树皮中所含的一种胶,用于石印,中医用来治痢疾。(2)阿拉伯胶的俗称。
【桃李】比喻所教的学生:~盈门|~满天下。
【桃仁】(~儿)(1)桃核儿(húr)的仁,可以入药。(2)核桃的仁儿。
【桃色】(1)粉红色。(2)旧时形容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有关的事情:~纠纷|~新闻|~案件。
【桃汛】见〖桃花汛〗。
【桃子】桃②。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zhī①<动>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āo①<动>夭折;短命。后来写作“殀。”《离骚》:“终然~乎羽之野。”②<动>摧残;摧折。后来写作“殀”。《病梅馆记》:“以~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③<形>草木茂盛的样子。《书·禹贡》:“厥草惟~。”④<名>灾害。《诗经·小雅·正月》:“民今之无禄,天~是椓。”
ǎo<名>幼小的东西。《战国策·赵策四》:“刳胎焚~,而骐驎不至。”
【夭柔】妖娆、娇艳的样子。
【夭绍】轻盈多姿貌。
【夭夭】⒈艳丽茂盛的样子。⒉颜色和悦的样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āo①<动>夭折;短命。后来写作“殀。”《离骚》:“终然~乎羽之野。”②<动>摧残;摧折。后来写作“殀”。《病梅馆记》:“以~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③<形>草木茂盛的样子。《书·禹贡》:“厥草惟~。”④<名>灾害。《诗经·小雅·正月》:“民今之无禄,天~是椓。”
ǎo<名>幼小的东西。《战国策·赵策四》:“刳胎焚~,而骐驎不至。”
【夭柔】妖娆、娇艳的样子。
【夭绍】轻盈多姿貌。
【夭夭】⒈艳丽茂盛的样子。⒉颜色和悦的样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