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o①<形>健壮。《淮南子·俶真》:“~狗之死也。”
【又】<形>凶暴。《墨子·节用中》:“猛禽~兽。”②<形>狡猾。《战国策·齐策四》:“~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ù(~儿)哺乳动物,头部略象鼠,耳大,上唇中间分裂,尾短而向上翘,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跃,跑得很快。有家兔和野兔等种类。肉可以吃,毛可以纺织,毛皮可以制衣物。通称兔子。
【兔唇】唇裂。
【兔儿爷】中秋节应景的兔头人身的泥制玩具。
【兔脱】<书>比喻逃走。
【兔子】兔的通称。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sǐ①<动>死亡;失去生命。《齐桓晋文之事》:“见其生,不忍见其~。”
【又】<动为动>为……而死。《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国可乎?”②<名>死去的人。《中山狼传》:“先生之恩,生~而骨肉也。”③<形>坏死的;失去知觉的。《捕蛇者说》:“去~肌,杀三虫。”④<形>拼死;竭尽全力的。《史记·吴太伯世家》:“越使~士挑战。”⑤<动>丧失;消失。《荀子·大略》:“流言止焉,恶言~焉。”⑥<名>通“尸”。《汉书·陈汤传》:“汉遣使三辈至康居求谷吉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