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é①<动>选择。《〈论语〉六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名>区别。《齐桓晋文之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ì①<名>大地;地面。《赤壁赋》:“寄蜉蝣于天~,渺沧海之一粟。”②<名>土地;田地。《捕蛇者说》:“殚其~之出,竭其庐之人。”③<名>领土;地域。《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方千里,百二十城。”④<名>处所;地方。《琵琶行》:“浔阳~僻无音乐。”王羲之《兰亭集序》:“此~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⑤<名>处境;境地。《史记·李斯列传》:“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⑥<名>路程。《红楼梦》:“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一射之地:即一箭之地,约一百五十步。)⑦<名>底子。《林黛玉进贾府》:“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大匾。”⑧<助>表示前面的词或短语状语。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几时束翠节,特~引红妆。”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忽~起一阵大风。”
【地镜】⒈地面的积水。⒉传说中的宝镜。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ér①<名>颊毛;胡须。《周礼·考工记》:“深其爪,出其日,作其鏻之~。”②<代>通“尔”你,你的。《记王忠肃公翱事》:“~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③<动>通“如”。好像《察今》:“军惊~坏都舍。”④<连>1.表并列关系。《论积贮疏》:“苟粟多~财有余。”《捕蛇者说》:“黑质~白章。”2.表相承关系。《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还走。”《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大声发于水上。”3.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愽学~日参省乎已。”《赤壁之战》:“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势力众寡又不可论。”4.表转折关系。《殽之战》:“吾见师出,~不见其入也。”《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靡之者甚多。”⒌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捕蛇者说》:“吾恂恂~起。”⒍表假设关系。《信陵君窃符救赵》:“吾攻赵,旦暮且下,~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冯婉贞》:“诸君~有意,瞻余马首可也。”⒎表因果关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负赵。”《赤壁之战》:“表恶其能~不能用也。”⒏表时间、方位、范围的界限,相当于“以”。《祭妹文》:“今~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⑤<助>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吧”。《论语·子罕》:“岂不尔思,室是远~。”《论语·微子》:“已~!已~!今之从政者殆~!”⑥词缀,嵌在某些时间词后面。《口技》:“俄~,百千人大呼。”《醉翁亭记》:“已~,夕阳在山,人影散乱。”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ǎo①<动>踩;踏;赴。《五人墓碑记》:“激昂大义,~死不顾。”《赤壁之战》:“赢兵为人马所~籍,陷泥中,死者甚众。”②<动>踏地;顿足。《礼记·乐记》:“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之也。”③<动〉实践;实行;遵循。《荀子·五制》:“聚敛者,召冠肥敌,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也。”
【蹈海】赴海;跳到海里。
【蹈节】信守节操。
【蹈袭】沿袭。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