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i①<副>没有;不曾。《廉颇蔺相如列传》:“计~定,求人可使报秦者。”②<副>不。《捕蛇者说》:“~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③<副>用在句尾表疑问,相当于“否”、“没有”。《书博鸡者事》:“是足以报使君~耶?”④<名>地支的第八位,古代用以记日子。《登山记》:“是月丁~,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⑤<名>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下午一至三点。
【未亡人】旧时寡妇自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ìng①<形>安定;稳定。《出师表》:“今南方已~。”《柳毅传》:“毅良久稍安,乃获自~。”②<动>平定。《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中原。”陆游《示儿》:“王师北~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③<动>停止;平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指南录>后序》:“痛~思痛,痛何如哉!”④<动>决定;确定。《廉颇蔺相如列传》:“计未~,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赤壁之战》:“愿早~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⑤<形>固定。《梦游天姥吟留别》:“千岩万转路不~,迷花倚石忽已螟。”《采草药》:“岂可一切拘以~月哉。”⑥<形>镇定。《谭嗣同》:“指挥若~。”⑦<动>约定。《明湖居听书》:“桌子却都帖着‘抚院~’‘学院~’等类红纸条儿。”⑧<副>一定。《窦娥冤》:“~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⑨<副>到底;究竟。李白《答僧中孚赠仙人掌茶》:“举世未见之,其名~谁传。”
【定数】一定的气数、命运,迷信认为人世祸福都由前世决定。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动>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iān①<名>天空。《兰亭集序》:“是日也,~朗气清,惠风和畅。”《秋声赋》:“其容清明,~高日晶。”《敕勒歌》:“~似穹庐,笼盖四野。”②<名>天气;气候。《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寒。”③<名>自然;本性。《庖丁解牛》:“依乎~理,批大郤,导大窾。”④<名>古代人们想像中万事万物的主宰者。《殽之战》:“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奉我也。”《子鱼论战》:“隘而不列,~赞我也。”《垓下之战》:“此~亡我也,非战之罪也。”⑤<名>人们赖以生存的人物。《史记·郦食其列传》:“王者以民人为~,而民人以食为~。”
【天道】⒈自然规律。⒉天气。
【天府】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地势险要的地方。
【天光】日光。天空的景象。
【天理】⒈自然规律。⒉天然的组织结构。⒊宋代理学家称封建伦理道德。⒋上天主持的公道。
【天伦】天然伦次,指兄弟。后来泛指父子等天然的亲属关系。
【天年】自然寿命。
【天书】⒈帝王的诏敕。⒉道家称元始天尊写的书。⒊比喻难认、难懂的书和文字。
【天作之合】天生的配偶。原指周文王娶大姒是天所配合,后来多用作祝颂婚姻美满之词。也用来表示关系密切、特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