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r①<名>儿童;小孩子。《两小儿辩日》:“也子东游,见两小~辩斗。”《促织》:“民日贴妇卖~,便无休止。”②<名>青年男子。《促织》:“市中游侠~得佳者笼养之。”③<名>儿子。《木兰诗》:“阿爷无大~,木兰无长兄。”《左忠毅公逸事》:“吾诸~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④<名>儿子或女儿对父母的自称。《孔雀东南飞》:“~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又;“兰之惭阿母:‘~实无罪过’”⑤<名>词缀。《朝天子·咏喇叭》:“喇叭,锁呐,曲~小腔儿大。”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nǚ①<名>女子;妇女。《论积贮疏》:“一~不织,或受之寒。”
【又】特指未婚女子。《西门豹治邺》:“得更求好~,后日送之”②<名>女儿。《木兰诗》:“不闻机杼声,唯闻~叹息。”
rǔ<代>通“汝”,你。《硕鼠》:“三岁贯~,莫我肯顾。”
nǜ<动>嫁女。《后汉书·梁鸿传》:“埶家慕其高节,多欲~之。”
【女工】⒈从事手工劳动的女子。⒉犹“女功”、“女红”,指妇女纺织、缝纫之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动>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íng①<名>感情;情绪。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②<名>情意;心意。《陈情表》:“欲苟顺私~,则告诉不许。”③<名>爱情。《孔雀东南飞》:“君既为府吏,守节~不移。”④<名>实情;实况。《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⑤<名>情况;情节。《周处》:“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告。”⑥<名>情理;事理。《孔雀东南飞》:“今日违~义,恐此事非奇。”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