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ng①<动>搀扶;扶持。《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②<动>带领;携带。《塞翁失马》:“居数月,其马~胡骏马而归。”③<动>拿;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果品酒馔只顾~来。”④<动>将就;随顺。《新婚别》:“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⑤<动>想要;打算。《曹刿论战》:“齐师伐我,公~战。”⑥<副>将要;就要。《郑伯克段于鄢》:“国不堪贰,君~若之何?”⑦<介>把;用。《祭妹文》:“可~身后托汝。”⑧<连>抑或;还是。《战国策·楚策四》:“先生老悖乎,~以为楚国祆祥乎?”⑨<连>假若;如果。《祭妹文》:“今而后吾~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⑩<连>和;与。李白《月下独酌》:“暂伴月~影,行乐须及春。”⑾<助>用于动词后,以助语气。《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惜不得。”⑿<连>且;又。表顺承。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信~疑。”
jiàng①<动>统率;率领。《项羽本纪赞》:“三年,遂~五诸侯灭秦。”②<名>将领;将帅。《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者,赵之良~也。”③<名使动>使……为将军。《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孙膑。”
qiāng①<动>请,愿。李白《将进酒》:“~进酒,杯莫停。”②通“锵”,见“将将”。
【将牢】把稳;持重。
【将】帮助,促成好事。
【将无】莫不是。
【将弁】旧时武职的通称。
【将将】⒈高大庄严的样子。⒉广大的样子。⒊交谈,聚集的样子。⒋通“锵锵”,金、玉撞击的声音。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ōng①<名>事情;工作。《诗经·豳风·七月》:“上入执宫~。”晁错《论贵粟疏》:“三日劝农~。”②<名>功效;成绩。《劝学》:“驽马十驾,~在不舍。”《乐羊子妻》:“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③<名>功业;事业。《孟子·公孙丑》:“管仲晏子之~,可复许乎?”《晋书·谢尚等传论》:“降龄何促,~败垂成。”④<名>功劳;功勋。《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大,拜为上卿。”《触龙说赵太后》:“位尊而无~,奉厚而无劳。”《鸿门宴》:“欲诛有~之人,此亡秦之续耳。”⑤<名>功用;用处。《信陵君窃符救赵》:“譬若以肉投馁虎,何~之有哉?”⑥<名>功德;恩德。《齐桓晋文之事》:“今恩足以及禽兽,而~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狱中杂记》:“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而不求其情。”⑦<形>精善。《管子·七法》:“器械不~。”⑧<名>丧服名。分大功‘小功,大功服丧九月,小功服丧五月。《陈情表》:“外无期~强近之亲,内载应门五尺之童。”
【功德】⒈功劳与恩德。⒉佛教用语,指佛教徒念佛育经,为死者做佛事、行善等。
【功课】考核官吏的成绩。
【功令】古代国家考核和选用学官的法令。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ǔ(1)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袜子|修桥~路。(2)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选。(8)补养:滋~|~品。(4)<书>利益;用处:不无小~|空言无~|无~于事。
【补白】报刊上填补空白的短文。
【补报】(1)事后报告或续报:调查结果以后~。(2)报答。
【补偿】抵消(损失、消耗);补足(缺欠、差额)。
【补偿贸易】买方以产品偿付进口设备、技术、专利等费用的一种贸易方式。
【补充】(1)原来不足或有损失时,增加一部分:~了十二支枪|指导员汇报后,连长又做了~。(2)在主要事物之外追加一些:~任务|~教材。
【补丁】<轻>补在破损的衣服或其他物件上面的东西:打~。也作补钉。
【补给】补充、供给弹药和粮草等。
【补给线】军队作战时,输送物资器材的各种交通线的总称。
【补过】用好的表现弥补过失。
【补花】(~儿)手工艺的一种,把彩色布片或丝绒缝在枕套、桌布、童装等上面,构成花鸟等图案。
【补角】平面上两个角加起来等于一个平角(即180°),这两个角就互为补角。
【补救】采取行动矫正差错,扭转不利形势;设法使缺点不发生影响。
【补苴】<书>弥补(缺陷):~罅(xià)漏。
【补考】因故未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及格的人另行考试。
【补课】(1)补学或补教所缺的功课:教师利用星期天给同学~。(2)比喻某种工作做得不完善而重做。
【补苗】农作物幼苗出土后,发现有缺苗断垄现象时,用移苗或补种的方法把苗补全。
【补票】补买车票、船票等。
【补品】滋补身体的食品或药物。
【补情】(~儿)报答情谊。
【补缺】(1)填补缺额。(2)旧时指候补的官吏得到实职。
【补体】血清中能协助抗体杀灭病菌的化学物质。
【补贴】(1)贴补(多指财政上的)。(2)贴补的费用。
【补习】为了补足某种知识,在业余或课外学习:~学校|~功课。
【补血】使红血球或血色素增加:~药。
【补牙】治疗龋齿最常用的方法,即把龋坏的组织去净,制成一定洞形,再以金属或其他材料把牙齿的缺损部分填充起来,以防龋病的发展,并恢复牙体的形态和功能。
【补养】用饮食或药物来滋养身体。
【补药】滋补身体的药物。
【补遗】书籍正文有遗漏,加以增补,附在后面,叫做补遗;前人的著作有遗漏,后人搜集材料加以补充,也叫做补遗。
【补益】<书>(1)益处。(2)产生益处。
【补语】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一种补充成分,用来回答‘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如‘人到齐了’的‘齐’,‘好得很’的‘很’。
【补正】补充和改正(文字的疏漏和错误)。
【补助】从经济上帮助(多指组织上对个人):~费|实物~。
【补助货币】见〖辅币〗。
【补缀】修补(多指衣服)。
【补足】补充使足数:~缺额。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guò①<动>走过;经过。《殽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周北门。”②<动>时间过去。《采草药》:“花~而采,则根色黯恶。”③<名>经历;过程。《苏武》:“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④<动>超过;胜过。《齐桓晋文之事》:“古之人所以大~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⑤<副>过分;过于。《陈情表》:“~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⑥<名>过失。《殽之战》:“孤之~也,大夫何罪。”⑦<动>责备。《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之。”⑧<动>访问;探望。《信陵君窃符救赵》:“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之。”
【过从】⒈互相往来。⒉应付;周旋。
【过存】问候。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