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硁
硜kēng
<象>
(1)刚劲有力的击石声[soundofstrikingstones]
石声硁。——《史记·乐书》
(2)又如:硁吰(声音响亮有力);硁訇(大声)
(3)〈形〉坚定的样子[firm]。如:硁守(固执;保守);硁硁之节(浅见固执的节操);硁硁之态(浅见固执的样子)
常用词组
◎硁硁kēngkēng
[shallowandstubborn]形容一个人见识浅薄又非常固执的样子
不知老大王克守臣节,硁硁不贰,虽在羑里,定无怨言。——《封神演义》
◎硁
硜kēng
<象>
(1)刚劲有力的击石声[soundofstrikingstones]
石声硁。——《史记·乐书》
(2)又如:硁吰(声音响亮有力);硁訇(大声)
(3)〈形〉坚定的样子[firm]。如:硁守(固执;保守);硁硁之节(浅见固执的节操);硁硁之态(浅见固执的样子)
常用词组
◎硁硁kēngkēng
[shallowandstubborn]形容一个人见识浅薄又非常固执的样子
不知老大王克守臣节,硁硁不贰,虽在羑里,定无怨言。——《封神演义》
zhī①<动>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ú①<形>愚昧;愚蠢。《陌上桑》:“使君一何~。”
【又】<形使动>使……愚昧。《过秦论》:“于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黔首。”②<名>愚人。《师说》:“是故圣益圣,~益愚。”③<代>自称的谦词。《出师表》:“~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愚鲁】笨拙迟钝。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