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g①<动>草木生长。《观沧海》:“树木丛~,百草丰茂。”②<动>出生;诞生。《陈情表》:“~孩六月,慈父见背。”③<动>生育;养育。《愚公移山》:“子又~孙,孙又~子。”④<动>产生;发生。《劝学》:“积水成渊,蛟龙~焉。”⑤<动>生存;活着。《班超告老归国》:“丐超余一年得~还。”
【又】〈名〉活着的人。《寡人之于国也》:“是使民养~丧死无憾也。”
【又】〈动使动〉使……活。《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死而肉骨也。”⑥<名>生存期间;一坐。《归去来兮辞》:“感吾~之行休。”⑦<名>生命。《鱼,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⑧<名>生计;生活。《捕蛇者说》:“而乡邻之~日蹙。”⑨<形>没有加工煮烧的;不熟。《鸿门宴》:“则与一~彘户。”⑩<名>读书人。《送东阳马生序》:“今诸~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⑾〈副〉最;甚。《窦娥冤》:“怎不将天地也~埋怨。”⑿〈名〉通“性”天性;禀赋。《劝学》:“君子~非异也,善于物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òng①<动>活动;行动;运行等。《小石潭记》:“影布石上,佁然不~。”《冯婉贞》:“寨中人蜷伏不少~。”②<动>触动;感动;惊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石钟山记》:“余方心~欲还。”③<动>扰动。《三国志·诸葛亮传评》:“然连年~众。未能成功。”④<名>动物。陶渊明《饮酒》:“日人群~息。”《察今》:“知~植庶品,率皆递有变迁。”⑤<副>动不动;常常。《赤壁之战》:“~以朝廷为辞。”⑥<副>不知不觉。高适《别杨山人》:“不到嵩山~十年。”
【动容】脸上显露出受感动的表情。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uó①<动>生存,与“死”相对。《韩非子·解老》:“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
【又】<动使动>使……活;救活;养活。《鸿门宴》:“项伯杀人,臣~之。”②<名>活计;谋生的手段。杜甫《闻斛斯六官未归》:“本卖文为~。”③<形>活动;不固定。《活板》:“有布衣毕昇,又为~板。”④<形>生动;活泼。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雨余山态~。”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pō(1)猛力倒液体使散开:~水。(2)蛮不讲理:撒~。(3)(方言)有魄力:他干事很~。
【泼妇】指凶悍不讲理的妇女。
【泼剌】(1)象声词,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2)同‘泼辣’。
【泼辣】(1)凶悍而不讲理。(2)有魄力;勇猛:大胆~|干活很~。
【泼冷水】比喻打击人的热情。
【泼墨】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蘸墨汁大片地洒在纸上或绢上,画出物体形象,象把墨汁泼上去一样:~山水。
【泼醅】<书>酿酒。
【泼皮】流氓;无赖。
【泼天】极大、极多的(多见于早期白活):~大祸。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