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ě①<动>可以;能够。《殽之战》:“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乎?”②<动>认为……可以;肯定。《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吾子好道而~吾文。”③<动>适合;适宜。《芙蕖》:“芙蕖之~人,其事不一而足。”④<动>值得。《师说》:“其~怪也欤?”《项脊轩志》:“风移影动,珊珊~爱。”⑤<动>痊愈。《西厢记》:“瘦得浑如削,百般医疗终难~。”⑥<副>大约;大概。《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三黍许。”⑦<副>莫非;怕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李小二入来问道:‘~要吃酒?’”⑧<副>难道;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kè见“可汗”。
【可怜】⒈可爱。⒉可惜。⒊值得怜悯同情。
【可巧】正巧;刚好。
【可中】⒈假若。⒉正好。
【可汗】古代对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西北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呼。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àn①<动>看;看到。《齐桓晋文之事》:“~牛未~羊也。”②<动>遇见;碰见。《回乡偶书》:“儿童相~不相识。”③<动>见面;会面。《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④<动>拜见;谒见。《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威王。”⑤<动>召见;接见。《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相如。”⑥<动>知道;懂得。《示儿》:“乃翁~事可怜迟。”⑦<动>听见;听到。《林黛玉进贾府》:“总不许~哭声。”⑧<名>见解;见识。《晋书·王浑传》:“敢陈愚~。”⑨<副>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译为“被”。《屈原列传》:“信而~疑,忠而被谤。”⑩<副>在动词前,表示说话人自己,可译为“我”。《孔雀东南飞》:“君既若~录,不久望君来。”
xiàn①<动>同“现”,出现;显现。《毛遂自荐》:“锥之处囊中,其未立~。”②<动使动>使……拜见。《荷蓧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其二子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ī①<数>。《狼》:“~屠晚归。”②<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觞~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也。”④<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⑤<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⑥<动>专一。《劝学》:“用心~也。”⑦<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空,皓月千里。”⑧<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⑨<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交战,操军不利。”⑩<副>初次。《曹刿论战》:“~鼓作气。”
【一旦】⒈有一天。⒉一时;忽然。⒊形容时间很短。
【一何】多么。
【一力】⒈协力。⒉竭力。
【一体】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
【一昨】前些日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ān<名>杂色的花纹或斑点。《晋书·王献之传》:“管中窥豹,时见一~。”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