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ǒu①<名>量粮食的器具。《庄子·胠箧》:“棓~折衡,而民不争。”②<量>容量单位。十升等于一斗《陈州粜米》:“这米则有一石六~。”③<名>古代酒器。《鸿门宴》:“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卮酒。”④<名>斗形的器物。《孔雀东南飞》:“红罗复~帐,四角垂香囊。”⑤<名>星宿名。斗宿。南斗六星,总称斗宿。《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牛之间。”⑥<名>北斗星。《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折蛇行,明灭可见。”《诗经·大东》:“虽北有~,不可以挹酒浆。”
dòu①<动>打架。《书博鸡者事》:“任气好~。”②<动>战斗。《史记·李将军列传》:“且引且战,连~八日。”《赤壁之战》:“蒙冲~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③<动>较量;拚斗。《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两虎共~,其势不俱生。”《促织》:“试与他虫~,虫尽靡。”
【又】<动使动>使……相斗。《过秦论》:“外连衡而~诸侯。”④<动>交接。《阿房宫赋》:“各抱地势,钩心~角。”
【斗室】狭小的房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āo水桶,多用竹子或木头制成。
【筲箕】(shāojī)淘米洗菜等用的竹器,形状象簸箕。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zhī①<动>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ì①<名>哭具;器物。《记王忠肃公翱事》:“公大怒,取案上~击伤夫人。”②<名>特指武器;兵器。《公输》:“已持臣守圉之~,在宋城上而待寇矣。”③<名>古代作为名位爵号的标志的器物。《触龙说赵太后》:“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多也。”④<名>才器;才干。《新唐书·刘禹锡传》:“叔文每称有宰相~。”
【又】<名意动>认为……有才干。《隆中对》:“徐庶见先主,先主~之。”⑤<名>有才干人;人才。《卖柑者言》:“昂昂乎庙堂之~也。”⑥<名>器量;气量。《训俭示康》:“孔子鄙其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