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ī(1)锥子。(2)象锥子的东西:圆~体。(3)用锥子形的工具钻。
【锥度】(1)柱形物体的横剖面向一端逐渐缩小的形式。也叫梢(sào)。(2)横剖面缩小的数值,如锥度1:50,即每长50个单位缩小一个单位。
【锥栗】(1)常绿乔木,叶子互生,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花黄绿色,坚果褐色,外被柔软的毛。种子含淀粉,供食用。树皮含鞣酸,可以制栲胶。(2)这种植物的种子。
【锥探】用锥子形的工具探测地层,用手将锥杆压入地中,凭感觉辨别地层的情况,用于找水源和勘查堤身内部的洞穴、缝隙以及土层中的砖石、木料等。
【锥子】有尖头的用来钻孔的工具。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dāo①<名>古代兵器。《琵琶行》:“铁骑突出~枪鸣。”《大铁椎传》:“一贼提~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②<名>泛指切割斩削的利器。《庖丁解牛》:“良庖岁更~,割也。”《狼》:“屠暴起,以~劈狼首,又数~毙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动>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ì①<形>锋利;锐利。与“钝”相对。《劝学》:“金就砺则~。”②<名>利益;好处。与“害”相对。《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三世矣。”
【又】<名意动>以……为利。《伤仲永》:“父~其然也,日板仲永环谒于邑人。”③<动>有利;得利。《苦斋记》:“良药苦口~于病。”④<形>顺利。《赤壁之战》:“操军不~,引次江北。”⑤<动>盈利;取利。《冯谖客孟尝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之。”
【又】<名>盈利之物。《促织》:“欲居之以为~,而高其直。”⑥<名>有利的条件、时机、形势等。《子鱼论战》:“三军以~用也。”《过秦论》:“因~乘便,宰割天下。”⑦<名>胜利。《孙膑减灶》:“兵法,百里而趋~者蹶上将。”⑧<名>物资;物产。《隆中对》:“荆州北据汉沔,~尽南海。”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