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í(1)指安徽祁门县:~红(2)指湖南祁阳县:~剧。(3)姓。
【祁红】安徽祁门县产的红茶。
【祁剧】湖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唱腔以皮黄为主,流行于祁阳等地。
【祁连山】也叫南山,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与青海省之间。西北——东南走向,一般海拔4,000米左右,高峰有天梯山(6,400米)、祁连山(5,547米)。山中多林、矿和野生动物。
【祁连山脉】见〖祁连山〗。
【祁山】在今甘肃省礼县东祁山公社,地处西汉水畔,于平川之中突起一座独山,约高十余丈,顶平,阔约五亩余。汉代在山上筑城,为军事要塞(即今祁山堡)。相传诸葛亮曾六次与魏作战,二出祁山,即指此地。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xī①<名>女奴隶。《周礼·秋官》:“凡~隶聚而出入者,则司牧之,戮其犯禁者。”
【又】泛指奴仆。《新唐书·李贺传》:“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奴。”②<代>什么。《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疑。”③<副>怎么;为什么。《归去来兮辞》:“既以心为形役,~惆怅而独悲。”
【奚啻】何止;岂但。
【奚落】讥讽嘲笑。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动>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àn①<名>兽类吃的草。《庄子·齐物论》:“麋鹿食~。”②<名>草席;草垫。曹植《九咏》:“茵~兮兰席。”③<动>奉献;进献。《论语·乡党》:“君赐腥,必熟而~之。”④<动>祭奠;祭祀。《窦娥冤》:“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⑤<动>推荐;举荐。《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被征。”⑥<副>接连;频繁;屡次。《国语·鲁语》:“饥馑~降。”⑦<动>通“搢”,插。《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明日造朝,至外廷,~笏言于卿士。”
【荐享】⒈祭祀,进献祭品。⒉喂,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