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u①<动>投掷;抛。《狼》:“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以骨。”②<动>投入;扔进。《屈原列传》:“于是怀石,遂自~汨罗以死。”③<动>抛弃;扔掉。《愚公移山》:“~诸渤海之尾。”④<动>投奔;投靠。《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之。”⑤<动>投宿。《石壕吏》:“暮~石壕村,有吏夜捉人。”⑥<动>投交;递交。《陈州粜米》:“~词院直至省,将冤屈叫几声。”⑦<动>投合;相合。元好问《赠答刘御史云卿》:“户牖徒自开,胶漆本易~。”⑧<动>到;临。王安石《观明州图》:“~老心情非复旧,当时山水故依然。”
【投缳】上吊自杀。
【投契】性情、见解相合。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梭suō
〈名〉
(1)(形声。本义:织机的构件)梭子[shuttle]
梭,织具也。——《通俗文》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纷。——唐·白居易《朱陈村》
(2)如:梭布(土布。因用梭子织出);穿梭;无梭织机;梭杼(机杼。指织布机);梭肚(梭子中粗部分);梭布(家庭木机所织之布)
词性变化
◎梭suō
〈量〉
(1)织布梭往复的次数[shuttle]
一梭声尽重一梭,玉腕不停罗袖卷。——唐·王建《织锦曲》
(2)夹住子弹装入步枪弹仓用的器具[clip]。如:三梭子弹
◎梭suō
〈动〉
(1)穿梭[shuttle]。比喻往来频繁,运行快速
纷纷织女梭。——南朝宋·鲍照《代堂上歌行》
(2)又如:日月如梭;梭梭(往复如梭。形容频繁);梭过(很快地穿过);梭天摸地(上窜下跳。喻到处逃窜)
(3)滑动[slide]。如:从马上梭下来
(4)用眼一扫[glance]。如:偷偷地梭了他一眼
(5)悠荡[sway]
人人吹唱人人欢,高打秋千好快乐。梭罗梭,梭着李婆!——梨园戏《陈三五娘》
常用词组
◎梭镖suōbiāo
[spear]装上长柄的两边有刃的尖刀
每逢作战,群众都自动送情报,出提架,拿着梭镖,大刀来配合。——《遵义会议的光芒》
◎梭尖suōjiān
[spur]织梭的金属尖端
◎梭梭suōsuō
[tremble]形容肌肉突突颤动
恰好这一日身上的肉倒不跳,止那右眼梭梭的跳得有二指高。——《醒世姻缘传》
◎梭巡suōxún
[movearoundtowatchguard;patrol]往来巡察
◎梭鱼suōyú
[redeyemullet;torpedofish;barracuda]鱼,体细长,头短而宽,有大鳞,两侧有黑色竖纹。生活在咸淡水交界处
◎梭子suōzi
(1)[shuttle]同“梭1”
(2)[cartridgeclip]∶机关枪等的子弹夹子
(3)[aclipofbullets]∶量的单位,用于子弹
一梭子子弹
zhī①<动>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ù①<动>抗拒;抵御。《阿房宫赋》:“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秦。”②<动>拒绝。《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壬人,不为~谏。”
【拒后】阻击敌军,保障大军安全转移。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