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éi<名>捆绑犯人的黑色绳索。
【缧囚】囚犯。柳宗元《答问》:“吾~也,逃山林、入江海无路,其何以容吾躯乎?”
【缧绁】⒈捆绑犯人的绳索。陈基《乌夜啼引》:“冤狱平反解~,已死得生诬得雪。”⒉监狱。《论语·公冶长》:“虽在~之中,非其罪也。”也写作“纍绁”。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iè①<名>牵牲畜的绳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臣负羁~,从君巡于天下。”
【引】缚罪人的绳索。《报任安书》:“何至自沈溺缧~之辱哉。”②<动>捆绑。张衡《东京赋》:“~子婴于轵涂。”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动>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ōu①<动>忧虑。《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其。”②<名>让人忧虑的事情。《论语》:“人无远虑,必有近~。”
【忧愤】忧愁愤懑。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