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ōu①<动>拘捕;捕捉。《张衡传》:“阴知奸党名姓,一时~禽。”②<动>收获。《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生、夏长、秋~、冬藏。”
【又】收成。晁错《论贵粟疏》:“百亩之~不过百担。”③<动>收拾;拣收。《殽之战》:“必死是间,余~尔骨焉。”④<动>收藏;收养。《促织》:“意似良,喜而~之。”⑤<动>征收。《过秦论》:“~天下之兵,聚之咸阳。”⑥<动>收拢;聚集。《赤壁之战》:“刘豫州~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⑦<动>收取;夺取。《过秦论》:“东割膏腴之地,北~要害之郡。”⑧<动>收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蓟北。”
【收谷】⒈收藏谷物。⒉收养。
【收杀】结局。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动>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āng①<名>桑树。《齐桓晋文之事》:“五亩之宅,树之以~。”②<名>桑叶。《陌上桑》:“采~成南隅。”③<名>采桑养蚕纺织一类的工作。《观刈麦》:“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
【桑榆】夕阳余辉照在桑树榆树的树梢上,代称日落的地方。常比喻老年时光。
【桑梓】桑树梓树是古代家宅边常栽的树的树木,用作故乡的代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ú榆树,落叶乔木,叶子卵形,花有短梗。翅果倒卵形,通称榆钱。木材可供建筑或制器具用。
【榆荚】榆树的果实。
【榆钱】<口>(~儿)榆荚,形状圆而小,象小铜钱。
【榆叶梅】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椭圆形或倒卵形,象榆树叶,花粉红色,核果球形,红色。供观赏。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