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ě①<名>雪。《史记·秦始皇本纪》:“大雨~,深二尺五寸。”②<动>揩拭。杜甫《丈八沟纳凉》:“佳宾~藕丝。”
【又】洗刷。李白《独漉篇》:“国耻未~,何由成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iān①<名>天空。《兰亭集序》:“是日也,~朗气清,惠风和畅。”《秋声赋》:“其容清明,~高日晶。”《敕勒歌》:“~似穹庐,笼盖四野。”②<名>天气;气候。《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寒。”③<名>自然;本性。《庖丁解牛》:“依乎~理,批大郤,导大窾。”④<名>古代人们想像中万事万物的主宰者。《殽之战》:“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奉我也。”《子鱼论战》:“隘而不列,~赞我也。”《垓下之战》:“此~亡我也,非战之罪也。”⑤<名>人们赖以生存的人物。《史记·郦食其列传》:“王者以民人为~,而民人以食为~。”
【天道】⒈自然规律。⒉天气。
【天府】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地势险要的地方。
【天光】日光。天空的景象。
【天理】⒈自然规律。⒉天然的组织结构。⒊宋代理学家称封建伦理道德。⒋上天主持的公道。
【天伦】天然伦次,指兄弟。后来泛指父子等天然的亲属关系。
【天年】自然寿命。
【天书】⒈帝王的诏敕。⒉道家称元始天尊写的书。⒊比喻难认、难懂的书和文字。
【天作之合】天生的配偶。原指周文王娶大姒是天所配合,后来多用作祝颂婚姻美满之词。也用来表示关系密切、特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íng昆虫,身体黄褐色,触角丝状,腹部末端有发光的器官,能发带绿色的光。白天伏在草丛里,夜晚飞出来。通称萤火虫。
【萤火虫】昆虫,尾部具发光器,能发光。发光是由于呼吸时使称为荧光素的发光物质氧化所致。昼伏草丛,夜晚飞出。
【萤石】矿物,成分是氟化钙,有黄、白、绿、紫等多种颜色,具有玻璃光泽,常显萤光现象,是自然界中含氟的主要矿物,供制氢氟酸、氟水泥等,冶金工业上用作熔剂。也叫氟石。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xí①<名>席子;用草、竹篾、苇篾等编织的坐卧铺垫的用具。《孔雀东南飞》:“结发同枕~,黄泉共为友。”
【又】<名意动>以……为席。《左忠毅公逸事》:“微指左公处,则~地倚墙而坐。”②<名>席位;坐位。《口技》:“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③<名>酒席;筵席。《群英会蒋干中计》:“瑜命撤~,诸将辞出。”④<名>船帆。李白《梁园吟》:“我浮黄河去京阙,挂~欲进波连山。”⑤<动>凭借;倚仗。《汉书·刘向传》:“吕产禄~太后之宠,据将相之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