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ě①<名>雪。《史记·秦始皇本纪》:“大雨~,深二尺五寸。”②<动>揩拭。杜甫《丈八沟纳凉》:“佳宾~藕丝。”
【又】洗刷。李白《独漉篇》:“国耻未~,何由成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ōng①<名>内;里。《狼》:“一屠晚归,担~肉尽。”②<名>中间;内部。《石钟山记》:“有大石当~流。”③<形>半;一半。《乐羊子妻》:“若~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④<形>中等;不高,不低。《邹忌讽齐王纳谏》:“上书谏寡人者,受~赏。”⑤<名>内心。《史记·韩安国列传》:“深~隐厚。”⑥<名>中国。《图画》:“图画之设彩者,用水彩,~外所同也。”
zhòng①<动>符合。《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规。”②<动>射中。《卖油翁》:“见其矢十~八九。”③<动>击中。《荆轲刺秦王》:“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④<动>考中。《范时中举》:“你恭喜~了举人。”⑤<动>猜中。《醉翁亭记》:“射者~,弈者胜。”⑥<动>中伤。《书博鸡者事》:“臧怒,欲~守法。”
【中肠】内心。
【中人】⒈平常人。⒉朝中公卿大臣。⒊指宦官;太监。⒋宫女。
【中节】适度。
【中式】⒈科举考试被录取。⒉符合规格。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òng①<动>送行。《荆轲刺秦王》:“皆白衣冠以~之。”②<动>陪送;追随。《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我至剡溪。”③<动>押送;遣送。《李愬雪夜入蔡州》:“愬以槛车~元济诣京师。”④<动>送交;送达。《失街亭》:“忽报王平使人~图本至。”⑤<动>赠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不时间~汤~水来营里与林冲吃。”⑥<动>断送;了结。《陈州粜米》:“兀的不~了我这条老命。”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àn(1)木炭的通称。(2)象炭的东西:山查~。(3)<方>煤。
【炭化】古代的植物埋藏在沉积物里,在一定的压力、温度等所起的作用下逐渐变成煤的过程。也叫煤化。
【炭精】(1)各种炭制品的总称。(2)<方>人造炭和石墨的总称。
【炭精棒】用炭和石墨制成的各种棒状制品,用来做弧光灯、电池等电器中的电极。
【炭疽】急性传染病,马、牛、绵羊等家畜和人都能感染,病原体是炭疽杆菌。病畜的症状是发高热,痉挛,口和肛门出血,胸部、颈部或腹部肿胀。人感染后,发生脓疱、水肿或痈,也能侵入肺或胃肠。家畜的炭疽病有的地区叫癀病。
【炭疽病】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牛、马、羊等食草动物。人通过接触病畜的皮毛或食用病畜肉类而得病。以皮肤炭疽为最常见,局部出现疱疹、坏死、溃疡,最后形成黑色焦痂。
【炭盆】烧木炭的火盆。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