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èi①原数的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②<动>通“背”,背向;背对着;违背;违反;背叛;背诵。③通“悖”,悖逆乖戾。《管子·五辅》:“上下无义则乱,贵贱无分则争,长幼无等则~,贫富无度则失。”
péi<动>陪伴;伴随。《穆天子传》:“丧三即位,周室父兄子孙~之。”
【倍谲】1.比喻各持一见,更相立异。《庄子·天下》:“俱诵《墨经》,而~不同,相谓别墨。”2.同“倍僪”,太阳周围的光气。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rì①<名>太阳。《夸父逐日》:“夸父与~逐走。”②<名>白昼;白天。《荆轲刺秦王》:“此臣~夜切齿拊心也。”③<名>一昼夜;一天。《垓下之战》:“尝一~千里,不忍杀之。”
【又】每天;天天。《劝学》:“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已。”
【又】一天天地。《涉江》:“鸾鸟凤皇,~以远兮。”④<名>日子;时间。《过故人庄》:“待到重阳~,还来就菊花。”⑤<名>往日;从前。《左传·襄公三年》:“~君乏使,使臣斯司马。”⑥<名>他日;以后的某一天。《列子·汤问》:“~以偕来,吾与若俱观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ìng①<动>合。《六国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力西向。”②<动>兼并;吞并。《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吞八荒之心。”③<动>并列;挨在一起。《与妻书》:“吾与(汝)~肩携手,低低切切。”④<副>一并;一起。《涉江》:“腥臊~御,芳不得薄兮。”⑤<连>连。《芋老人传》:“固已贤夫~老人而芋视之者。”⑥<连>并且。《〈黄花冈七十二一烈士事略〉序》:“予为斯序,既痛逝者,~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bīng并州,古地名,在今山西太原一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íng①<动>行走。《论语》:“三人~,必有我师焉。”②<动>出行。《殽之战》:“为吾子之将~也。”③<动>运行。《刻舟求剑》:“舟已~矣,而剑不~。”④<动>传布。《原毁》:“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难已。”⑤<动>实行;做。《训俭示康》:“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⑥<名>动作;行动;举动。《鸿门宴》:“大~不顾细谨。”⑦<名>品行。《屈原列传》:“其志洁,其~廉。”⑧<副>将;即将。《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休。”⑨<量>遍;次。《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五~。”
háng①<名>道路。《诗经·七月》:“遵彼微~。”②<名>行列;队伍。《国殇》:“凌余阵兮躐余~。”③<名>辈;辈分。《苏武传》:“汉天子,我丈人~也。”④<量>指成行的事物。《孔雀东南飞》:“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
【行宫】皇帝外出临时居住的地方。
【行将】即将。
【行李】⒈使者。⒉行装。
【行人】⒈出使的人。⒉行路人。⒊出征的人。
【行者】⒈行路人。⒉出征的人。⒊出家而受大的佛教徒;去游四方乞食的为生的僧人。
【行装】出门携带的衣物。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